嶺南師范學院“曦望”突擊隊(通訊員 李耀楠)
晨光熹微,踏進三班的教室,空氣里已悄然彌漫起期待的氣息。今日的講臺,化身為一座通往吳川歷史長河的橋梁。孩子們的眼睛瞬間被點亮,那是發現“身邊遠方”的驚喜光芒。我引領他們走進“吳川三絕”的神奇世界:細致展示泥塑從一抔黃泥到精妙人像的涅槃重生,揭秘飄色那令人屏息的力學玄機與匠心巧思,追溯花橋如何在歷史煙云中從避災通道化身元宵盛景。講解中,孩子們驚嘆于泥塑師傅指尖的魔法,沉醉于飄色凌空的驚險,更被花橋承載的古老祈愿與人間煙火深深吸引。這堂課,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為孩子們悄然推開了一扇窗,讓他們得以窺見足下這片土地所蘊藏的深厚密碼與獨特榮光——原來最美的風景與文化,有時就生長在離我們最近的地方。
午后陽光正好,教學樓里再次回蕩起《中華少年》那振奮人心的旋律。我的角色從講述者轉為傾聽者與雕琢者,負責指導三位學生朗誦詩中“丙”的部分。他們的聲音尚顯生澀,節奏也偶有磕絆,字詞間的力量感仍在摸索。然而,那份專注卻如晨露般清澈可鑒——小臉緊繃,手指逐字點過稿紙,努力辨識著每一個稍顯復雜的詞句,每一次跟讀都帶著全神貫注的鄭重。當稚嫩而認真的聲音響起,雖未達流暢,那份想要努力表達、努力融入集體誦讀的渴望,卻格外清晰動人。這笨拙卻珍貴的努力,正是成長最原初的形態。我輕聲鼓勵,耐心示范,與他們一遍遍打磨關鍵句的抑揚頓挫。看著他們從最初的遲疑,到漸漸能完整地、帶著些許理解地念完自己的段落,一種確信在心底萌發:今日的磕絆,恰是明日鏗鏘的序曲,只要這認真的火苗不熄,終將在反復的磨礪中淬煉出自信與力量。
當夕陽的余暉溫柔地拂過窗欞,結束了一天奔忙,心中充盈的并非疲憊,而是雙重的喜悅與沉甸甸的滿足。上午,在吳川文化瑰寶的講述中,我親手將故鄉的密碼與自豪感,如種子般播撒進孩子們的心田,守護著一方水土獨特文脈的延續;下午,在那三位少年或高或低、認真執拗的誦讀聲里,我貼近了教育最本真的呼吸——那是傾聽每一株幼苗破土拔節的耐心,是相信每一次微小努力都指向未來的信念。無論是宏大的文化傳承,還是細微的個體成長,其核心都在于點燃心燈,靜候花開。當文化的根脈被深情喚醒,當少年的聲音在磨礪中尋找自己的方向,我們今日躬身所做的每一分努力,都在為這片土地的未來,注入一份沉靜而堅韌的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