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發現
2022年上半年,楊師傅開始感到舌根不適。到了6月,喉嚨疼痛加劇,就醫后被診斷為扁桃體炎并住院治療10天。然而癥狀未見好轉,在家休養兩三個月后,體重持續下降。
確診經過
9月,楊師傅發現頸部淋巴結腫大,隨即前往中南大學湘雅二院進一步檢查。經活檢穿刺,最終確診為"舌低分化鱗癌"。
治療抉擇
醫生建議實施全切手術,并告知風險:"手術成功率僅15%。需要切除整個舌頭,若累及喉部可能還需切除喉嚨。這意味著術后將喪失語言功能,只能進食流質食物。"
面對可能失去舌頭和喉嚨的生活,楊師傅陷入兩難。此時,一位曾患腦瘤的鄰居分享了自己的經歷:"他在希福腫瘤醫院采用中藥治療,術后五年多未復發。"這促使楊師傅于2022年9月29日聯系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咨詢。他回憶道:"我明確表示不要求治愈保證,只想聽取專業建議。醫生提醒我,若重視生活質量,需慎重考慮手術后果,因為切除的器官無法再生。"
治療歷程
權衡利弊后,楊師傅選擇保守治療:在當地化療的同時配合中藥治療。他表示:"經過一次化療和中藥調理后,飲食基本恢復正常,頸部淋巴結明顯縮小。"
2023年3月完成化療后,他接受了為期一個月的放療,導致嗓子受損。7月繼續化療配合中藥,8月9日PET-CT復查顯示:左舌部腫塊及右側咽旁間隙、頸部淋巴結較前縮小,糖代謝顯著降低,提示治療顯效。
后因化療副作用嚴重(頻繁口腔潰瘍、牙齒敏感、咳血等),他停止化療轉為純中藥治療。經中藥調理,不適癥狀逐漸緩解。12月21日復診時,僅剩舌根異物感。
近期狀況
2024年1月10日復查顯示腫瘤標志物正常,CT提示舌部腫塊穩定,頸部結節無變化,肺部出現部分新增結節。4月12日復查結果與前期相仿,腫瘤標志物保持正常。
4月26日,楊師傅參加"鄭州希福中醫第六屆百位抗癌明星康復經驗交流大會",分享抗癌心得:"患病后切忌悲觀絕望,更要克服恐懼心理。珍惜當下,不排斥任何治療手段,只要有益健康都值得嘗試。"
如今,他不僅能操持全部家務,還經常散步、游泳,生活質量顯著改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