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三天華中地區熱得冒火,日頭毒得能曬化鞋底。河南、湖北多地農田旱情露頭,玉米正灌漿、大豆結莢,最怕高溫烤。
大日頭底下,作物葉片蒸騰快,根須吸水跟不上,輕則蔫葉重則減產。山區梯田澆水難,老鄉別硬扛,背陰處的作物先蓋秸稈,保住根部潮氣。
平原灌區抓緊修水渠,后半夜氣溫低時澆水,別在大中午灌,冷熱一激根要傷。湖邊洼地濕度大,高溫高濕碰頭,大豆容易招蚜蟲、玉米愛生大小斑病。
老把式都說“旱天蟲,澇天病”,趕集時帶瓶吡蟲啉,兌上水噴霧,葉子背面別漏噴。有人覺得“作物曬一曬更抗旱”,錯了!
連續38℃以上,花粉會曬死,玉米結棒會禿尖。家里有遮陽網的,趕緊架到地頭,哪怕給地頭兩壟作物遮遮陰,收成全不一樣。
養殖場的雞鴨也遭罪,圈舍要灑水降溫,食槽里多拌點綠豆湯,防中暑。
最揪心的是留守老人種地,子女在外打工,村里該組織互助隊,幫著澆水打藥。前兩年隔壁縣老張頭硬扛高溫干活,暈倒在地里,幸虧鄰居發現及時,不然要出大事。
科學種地不是瞎忙活,看天吃飯更要懂天護田,現在手機能看逐小時預報,多盯著點。有人舍不得雇無人機打藥,說“花錢多”,但人工打藥中暑風險大,算算賬還是劃算。
不同作物脾氣不一樣,玉米耐旱但開花期怕熱,大豆喜溫但怕葉片曬焦,得區別護。老辦法里有智慧,比如地頭種幾棵向日葵,花盤能給周邊作物擋擋毒日頭,不妨試試。但別全信老經驗,現在高溫天比過去長,該上設備得上,別等作物曬蔫了才著急。
未來一周要是還不下雨,得趕緊報村里,申請應急抗旱補助,水泵水管能救急。家里有地窖的,把剛摘的蔬菜放進去,天然陰涼庫,比放屋里少爛一半。
最后提醒:晌午11點到下午3點,別往地里鉆,命比莊稼重要,身體垮了啥都白搭。
這場高溫考驗的不只是莊稼,更是咱種地的法子,靈活點、科學點,損失就能少點。
記住:天熱別慌,早謀劃早動手,地里的收成全在這幾天的細功夫里。現在就做三件事:查天氣預報、修澆水設備、備齊防曬藥具,別拖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