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夏至過后暑熱才真正到來,三伏天更是全年最熱的時段,也是孩子改善體質的關鍵期。
今年三伏天短,更要提前打好基礎,幫孩子打開溫養開關,為即將到來的酷暑做準備。
今天,邀請到林曉潔主任,給大家分享三伏天做好7件事,幫孩子調理好體質。
暑熱天,體內反而易虛寒
高溫天氣使孩子體表毛孔張開,體內陽氣隨之外散,導致內里能量不足。此時孩子容易出現:
● 心神不寧:心火偏旺,入睡困難、白天精神不集中、情緒易波動,汗出過多也耗傷正氣。
●脾胃失調:暑濕困脾,表現為口干不思飲、大便粘臭、食欲減退、偏好生冷飲食。
● 寒濕滯留:冷飲空調損傷中焦陽氣,易現腹痛腹瀉、腹部觸冷、手足不溫等問題。
三伏天調理的核心就是借助自然界的充沛能量補充孩子體內的溫熱之氣。
而想補得順利,得先清理體內垃圾,恢復臟腑平衡,才能事半功倍。重點在于安神、強脾、化濕。
7招助力體質提升
1、避寒涼:少飲綠豆湯、苦瓜湯等涼性湯水;忌食冰鎮瓜果、冷飲;控制空調溫度和時間。
2、晨曬背:9點前陽光溫和時,3歲以上兒童可露出背部(大椎至尾椎區)曬10分鐘,幼兒宜在晨光下活動。
3、輕運動:上午安排散步、跳繩等低強度活動,以微汗為度,日常行走及體育課皆可。
4、溫養脾胃:
- 暖身姜棗飲:晨起飲溫服。能溫暖脾胃驅寒氣。適合大部分孩子,積食便秘禁用。
- 益氣安神湯:適于心煩多汗、睡眠不安者,能益氣生津清心火。
5、穴位溫灸:體虛畏寒兒童可在專業指導下艾灸足三里、中脘、神闕等穴位。
6、溫水浴足:每周2-3次40℃溫水泡腳,寒重者可用艾葉煮水,浴后立即擦干保暖。
7、分體質推拿
- 常規保健:捏脊(沿脊柱提捏皮膚)
- 體寒(怕冷手腳涼、胃口差):多補脾經(拇指外側緣向心推)、推三關(前臂外側,腕到肘單方向推)、捏脊時向上提(從下往上)
- 偏熱(手心腳心熱、睡不好、口干):多補腎經(小指內側緣從指尖向指根推)、按揉涌泉穴(腳底前部凹陷)、捏脊時向下送(從上往下)。
抓住三伏這段寶貴的時間,用對方法幫孩子把體質底子調扎實,秋冬更健康!
最后提醒:以上方法僅作為日常輔助調理,不可代替治療。如果孩子長期身高落后或反復生病等,想針對性調理好,還需中醫辨證論治,切勿私自用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