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的高溫天氣考驗著城市的運行,也檢驗著基層治理的細膩與溫度。在楊浦,殷行街道以“夏日送清涼”為主題,開展了一系列暖心服務活動,從快遞小哥到社區老人,從街頭商鋪到睦鄰小院,以“心意+新意”,走出了一條與居民雙向奔赴的社區治理新路徑。
暖心驛站送清涼
為戶外勞動者撐起“遮陽傘”
連日的高溫炙烤,對于快遞員、外賣騎手等戶外工作者來說,烈日下的奔波仍是日常。殷行街道市光路街區以社區睦鄰中心等社區納涼點為載體,為居民和戶外勞動者打造了一片清涼港灣。納涼點內,防暑藥品、清涼飲品一應俱全,為高溫下的堅守者筑起了一道健康防護墻。
近日,市光路街區的“兩企三新”代表還與社區志愿者攜手,將精心準備的消暑飲品送到轄區內的順豐快遞驛站和多家沿街商鋪。“這份清涼禮包不僅解暑,更讓我們感受到了社區的關懷。”一位快遞員接過冰鎮飲料,臉上露出了笑容。
活動不僅提供了物質上的清涼,更搭建了情感交流的平臺。街道特邀深受居民喜愛的“姐妹理發店”理發師來到殷行街道社區睦鄰中心,為奔忙的快遞員、外賣騎手們提供免費理發服務。一位正在理發的快遞小哥感慨道:“平時忙得沒時間打理自己,社區能想到這樣的細節,真的很暖心。”清爽的發型拂去了夏日的燥熱,也向新就業群體傳遞了“家”的溫暖。
此次送清涼活動,從普惠性的防暑物資到針對新就業群體的特色服務,體現了街區治理的精準與溫度,也是一次社區與新就業群體之間的心意交融和“雙向奔赴”。街區以行動詮釋了“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治理溫度。正如一位社區工作者所說:“我們希望能讓每一位在高溫下奮斗的人感受到,他們不是孤軍奮戰,整個社區都在背后支持他們。”
愛心市集解煩惱
讓社區老人享受“一站式”服務
7月11日清晨,殷行街道社區睦鄰中心的小院已熱鬧起來。一場由殷行街道服務辦聯合社區睦鄰中心共同策劃、專為社區老人打造的“愛心市集”悄然開張。新鮮的蔬果、貼心的義診、便捷的理發服務……小小的院落化身“生活補給站”,讓老年居民在“15分鐘生活圈”內輕松解決夏日生活難題。
這場市集匯聚了街道精心遴選的“兩企三新”優質商戶,他們帶著服務走進社區,為老人提供“家門口的便利”。在中醫攤前,醫師耐心把脈問診,望聞問切,柔聲細語;牙科咨詢處,醫生俯身貼近老人,親切而細致地講解著護齒知識;理發攤位上,剪刀翻飛,銀發漸短,一張張笑臉在鏡中綻放。
義賣區同樣人氣高漲,殘障人士手工制作的串珠飾品和布藝作品、居民捐贈的閑置好物,每一件都承載著鄰里溫情,而義賣所得將全部用于社區公益,形成“社區自助、鄰里互助”的良性循環。
最受歡迎的莫過于“愛心菜攤”。新鮮蔬菜整齊擺放,價廉物美,吸引了不少老人駐足挑選。社區食堂的工作人員則忙著一邊稱重打包,一邊熟絡地和老人寒暄。這份煙火氣,讓老人不出社區就能拎回一籃實惠與安心。
“買菜、看病、理發,今天出門一趟全搞定!”剛理完發的陳老伯滿意地說。這場“組團式服務”不僅解決了老人夏日出行的難題,更讓他們感受到了“家門口的幸福”。有參與服務的“兩企三新”商戶表示,能讓老人少走路、少流汗,自己多付出一些,很值得。
雙向奔赴,社區溫情持續流淌
殷行街道的“夏日送清涼”活動,既有普惠性的關懷,也有精準化的服務,通過互動讓溫暖雙向流動。從快遞小哥的理發服務到老人的市集,從防暑物資的發放到義診義賣的貼心安排,每一處細節都彰顯著基層治理的細膩與溫度。
殷行街道帶來的不僅是一次次服務,更是一個個雙向奔赴的溫情瞬間。這樣的溫暖,是社區共同體最堅實的基石,也是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動實踐。未來,街道將繼續以“15分鐘生活圈”為導向,推動資源下沉、服務集成、多元參與,讓每一位居民都能在“家門口”感受到觸手可及的便利與溫情,讓“小院熱氣騰騰、鄰里情深意長”成為殷行最溫暖的底色。
來源:上海楊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