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 | Pixabay
撰文 | 宋文法
癡呆癥,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是導致全球死亡的第七大原因。世衛組織數據顯示,全球約有5700萬癡呆癥病例,每年新增約1000萬例,相當于每3秒就有1人患病。在中國,有上千萬患者,位居全球第一。
盡管科學界付出了很多努力,但阿爾茨海默病(AD)藥物開發的成功率極低,目前尚無有效治愈方法,傳統療法大多僅限于癥狀管理,且效果有限。
2025年7月21日,加州大學研究人員在"Cell"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題為" Cell-type-directed network-correcting combination therapy for Alzheimer’s disease "的研究論文。
研究顯示,現有的兩款藥物,來曲唑和伊立替康,聯合使用,可顯著改善阿爾茨海默病小鼠的記憶力,并逆轉其病理特征,為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方向。
來曲唑(letrozole)通常用于治療乳腺癌,伊立替康(irinotecan)通常用于治療結腸癌和肺癌,這兩種藥物已獲得美國FDA批注。
圖:論文截圖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整合了大規模單細胞轉錄組數據、藥物擾動數據庫和電子醫療記錄,篩選出能夠逆轉AD相關基因表達變化的候選藥物,以找到潛在的聯合治療方,并在小鼠模型中驗證了治療效果。
研究團隊構建了AD小鼠模型,將小鼠分為四組,分別接受安慰劑、來曲唑、伊立替康或兩者聯合治療,每兩天通過腹腔注射給藥一次,持續3個月。
通過計算分析,研究人員發現,來曲唑和伊立替康的組合在神經元和膠質細胞中均表現出顯著的逆轉效果,是潛在的聯合療法。
在真實世界中,對1000萬人電子醫療記錄分析發現,使用來曲唑或伊立替康的患者AD風險降低。
圖:論文截圖
在小鼠模型中,來曲唑和伊立替康聯合治療顯著改善了記憶表現,并減少了AD相關病理,包括減少Aβ積累和tau病理、海馬體積恢復、增加CA1神經元層厚度、減少神經元損失等,效果優于單一藥物治療。
單細胞RNA測序分析顯示,來曲唑和伊立替康聯合治療逆轉了AD相關基因表達模式,恢復了神經元和膠質細胞的功能通路。
研究人員表示,這兩種藥物結合在一起,能夠針對不同類型的腦細胞,來曲唑作用于神經元,而伊立替康則作用于神經膠質細胞,這項研究為AD治療提供了一種新的聯合療法策略。
研究團隊強調,來曲唑和伊立替康均為已獲批藥物,安全性已知,為快速推進臨床試驗提供了便利。
接下來,研究人員計劃進一步探索來曲唑和伊立替康聯合治療的分子機制,并推動臨床試驗,以驗證其在人類患者中的效果。此外,這一基于大數據的藥物發現方法,也為其他復雜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新思路。
參考文獻: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5.06.035
助力醫學研究高質量發展,推動醫療科技創新轉化!
研究設計|課題申報|數據挖掘|統計分析
生信分析|選題指導|寫作指導|評審指導
選刊投稿指導|研究項目指導|定制化培訓
定制化研究設計|真實世界研究(RWS)實施
聯系醫諾維
醫諾維,一站式科研平臺,科研合作請點擊公眾號菜單“科研合作”。
轉載、進群、宣傳研究成果、新聞稿、課題組招聘、企業宣傳推廣等,請掃碼添加小編,切記注明來意。
(請注明來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