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高者得,放開限價,上海這輪土拍看點十足。
歷史總是竟然相似,繼去年土拍“帽子戲法”后,綠城今天完成“雙響炮”,成為了本輪土拍最大贏家。
上午,綠城擊敗了保利和象嶼,溢價6.48%、總價12億摘得虹口地塊,順利完成小地塊的補倉,沒想到僅僅是一道開胃菜。
下午,綠城通過搖號擊敗了其他9家房企,溢價30%、總價約48億斬獲全國矚目的“小米地塊”,大幅刷新全國單價“地王”紀錄。
綠城拿地海報
剩余三塊地則全靠央國企托底,浦開19.28億摘得契形綠地地塊,保利4.2863億補倉重固板塊,奉賢新城25.52億拿下奉賢地塊。
本輪土拍結果,地產營銷總整理
今天總爺就和大家聊聊,本輪土拍到底有什么看點?綠城這兩塊地成色如何?
01
綠城笑傲,斬獲全國單價地王
今天最大的看點,無疑是徐匯的“小米地塊”。
這塊位于徐匯濱江的的熱門地塊,在經歷了前期“小米退地”的風波后,最終變更為住宅屬性:
起拍樓板價就高達10.08萬/㎡
上海2016年誕生的全國單價地王,是融信110.1億拿下的靜安區中興路地塊,當時樓面價10.02萬/㎡,今天徹底成為歷史。
樓面價13.1萬/㎡,大幅刷新全國紀錄
這塊地位于徐匯濱江一線,沒有保障房的指標,也沒有戶型的限制,將會是純豪宅產品的最佳陣地。
徐匯濱江地塊位置
因此幾乎全上海的高端“玩家”,都參與了這塊地競拍,包括四家副部級央企和一家民企獨苗:
華潤置地、保利發展、中海&西岸、招商&徐匯城投、綠城、越秀&象嶼、宸嘉發展
中海、綠城、華潤、保利、中海,今年上半年上海排名前五的房企,對規模和標桿項目非常渴求,毫無懸念地全員悉數參與。
越秀、象嶼,這兩家深耕上海的國企,這幾年也成為上海的絕對主角,這次參與徐匯濱江地塊,無疑是想要展現更高水平的操盤能力。
宸嘉發展,本輪土拍唯一參拍的民企,憑借長風嘉佰道在上海一鳴驚人,2小時勁銷超61億的日光成績,也讓其更有底氣參與這次超熱門地塊。
在經歷了數十輪報價后,溢價率達到了封頂的30%,招商&徐匯城投、中海&西岸、綠城、宸嘉發展進入搖號環節。
徐匯濱江地塊最終搖號的四家房企
最終備受期待的綠城,以總價、單價順利補倉,將會打造全上海最頂級的豪宅產品。
這塊不限價的熱門土地,目前大家關注的焦點,已經從哪家開發商競得,切換到屆時會呈現怎樣頂級的產品。
在綠城的操盤之下,這塊“全國單價地王”,將來無疑也會刷新徐匯濱江的售價紀錄,打開上海濱江豪宅的天花板。
綠城最近兩年在上海表現十分亮眼,尤其是去年土拍“帽子戲法”,繁華三章的爆火,讓綠城躍升到上半年銷售榜單的第二位。
2024上半年上海銷售排名
在今年的前批次土拍中,綠城雖然多次參與,但無奈運氣欠佳,多次與熱門地塊擦身而過。
繼“繁花三章”后,在上海陷入短暫“糧荒”的綠城,今天終于打開了局面,而且不止這一塊地。
02
綠城補倉,繼續上海深耕
上午競拍的虹口江灣地塊,位于中外環間,地塊不大且限制較多,在土拍前市場形成共識:
開發和銷售難度相當高
綠城虹口江灣鎮地塊位置
因此報名這塊地3家房企,也都是公認的實力派巨頭房企,他們分別是:
保利發展、綠城、象嶼
最終在激烈的競價環節中,綠城以非常強勢的姿態,溢價6.48%、總價12億順利摘得。
這次他們選擇在虹口溢價拿地,代表對自身產品和品牌力的絕對自信。
一方面,這塊地在溢價6.48%后,樓板價也僅有48447元/㎡,尚不及隔壁中建東孚55372元/㎡的拿地成本。
參考隔壁中建虹悅里8.7萬的單價,綠城在不限價的情況下完全有能力賣到9萬左右,因此地塊的利潤空間依舊非常可觀。
另一方面,這塊地體量很小,建筑面積僅24772平,綜合容積率2.44。
按照套均100多平的產品預估,中外環之間200多套的體量,對于綠城來說快速去化幾乎的毫無懸念。
在上海限價放開的大背景下,屬于高品質房企的時代正在悄然來臨。
03
國企托底,三塊底價成交
除了徐匯、虹口兩塊熱門地塊,其他三塊都是由深耕板塊的央國企托底。
位于浦東北蔡的楔形綠地地塊,由本地國企浦開底價19.28億競得,樓板價51009元/㎡。
這塊地周邊目前還處于“百廢待興”階段,但契形綠地的環境和規劃優勢,以及地鐵站一公里內的距離,依舊擁有不錯的潛力。
浦開北蔡地塊位置
尤其是就在東側300米,中鐵建和國貿剛剛競得的1宗地塊,當時樓面價是55674元/㎡,要比浦開地塊高4665元/㎡。
深耕浦東的本地國企浦開,毫無懸念地摘得這塊潛力地塊。
位于青浦的重固地塊,由深耕板塊的保利發展,以總價4.2863億摘得,樓板價只有15300元/㎡。
保利青浦重固地塊位置
地塊東側就是保利虹橋和頌,2023年7月拿地樓板價是17000元/㎡,房地聯動價37000元/㎡。
在重固板塊的多個樓盤中,保利虹橋和頌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兩次加推后整盤已去化過半。
保利和頌海報
盡管郊區市場存在不確定性,但對于由規模發展要求、且處于板塊絕對優勢的保利發展來說,這塊地也算是勢在必得。
熱度最低的奉賢新城地塊,總價高達25.52億,樓面價20000元/㎡,最終被本地國企奉賢新城競得。
這塊地距離5號線奉賢新城站1.1公里,板塊內有龍湖奉賢天街等商業資源、上海之魚等綠化配套,但板塊內競爭也相當激烈。
奉賢新城地塊位置
就在地塊東側1公里,今年4月龍湖溢價9.55%斬獲了1宗商住地,房地聯動價43800元/㎡。
繼御湖境之后,龍湖又推出了一高端產品系觀萃,并且在奉賢新城開啟上海首秀,屆時龍湖·觀萃會對板塊形成強有力阻擊。
由于板塊整體行情一般,以及這塊地超過1000套的超大體量,相信只有本地國企托底這一條路可以走。
這三塊相對冷門的地塊,全部由深耕板塊的央國企托底,對于如今上海的非熱門、郊區地塊,所有房企都表現得異常謹慎。
04
分化之后,土拍徹底變天
今天這輪土拍,雖然只有五塊地出讓,卻反映了當下樓市的掙扎。
“放開限價”后的第二場土拍,不但沒有等到很多人預想中的火爆,甚至顯得更加冷清。
徹底變天后的土拍,也為上海乃至全國市場指明了方向。
1. 熱度持續下降,房企們也 “持幣觀望”
上海市場針對那些猶豫中的買家,通常喜歡用“持幣觀望”來形容,這次沒想到財大氣粗的各大央國企也這樣選擇。
上半年相對冷清的新房市場,讓房企信心嚴重不足,今年以來參與度是越來越低,這批次土拍總共僅有11家房企參與。
上海供地計劃,來源中指
截至本輪土拍前,上海商品住宅供地計劃完成度,竟然只完成了20%左右。
沉悶的土拍市場,還需要更多“猛藥”的刺激。
2. 房企向內收縮,遠郊地塊慘遭“拋棄”
另外一個很明顯的趨勢就是,國央企開始加速向內收縮。
外環外的土地幾乎被“拋棄”,除了承擔托底任務、或真的板塊深耕的房企,幾乎已經沒有房企在郊區主動拿地了。
上海供地情況,來源中指
本輪除了單價地王的空前人氣,其他4塊地3塊都是靠央國企托底,中外環間的小地塊也只有三家房企參與。
可以非常明顯的預見,針對如今略顯慘淡的外環外新房和土拍市場,一系列更大力度的政策呼之欲出。
3. 價高者得時代,品質房企崛起
這兩輪土拍最大看點,就是重回“價高者得”同時放開房地聯動價,這對于那些高品質房企無疑是一大機會。
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優質地塊擺上貨架,并最終高溢價率成交,對板塊價格上漲產生積極預期。
另一方面,這些高溢價地塊只能賣出高于市場價才有利潤,也對房企銷售及產品能力形成挑戰。
尤其在今天的徐匯濱江濱江地塊可以看出,只有那些實力雄厚的央國企、具備塔尖產品能力的民企,才有信心參與最終角逐。
前段時間在上海表現出色,以產品力贏得客戶認可的綠城,在運氣的加持下,斬獲了本輪土拍含金量最高的兩塊地。
徹底變天的上海土拍市場,也面臨著更大的變數, 考驗房企戰略定力的時刻到了。
對于綠城雙響炮,大家怎么看?歡迎點贊、留言一起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