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2塊錢的冰淇淋、4塊錢的檸檬水,蜜雪冰城竟然成了千億身價的商業帝國。
2025年3月3日,蜜雪冰城以每股202.5港元的發行價登陸港交所,募資總額34.55億港元,當日收報290港元/股,大漲43.21%,總市值達1093.47億港元,成為全球現制飲品行業市值最高的企業。
是的,別看你手里這杯檸檬水才賣4塊錢,背后卻是一臺高速運轉的商業機器,撐起了4.6萬家門店、全球最大現制飲品品牌的江湖地位。有人說,蜜雪冰城的成功,靠的是“你愛我我愛你”的魔性洗腦神曲,靠的是下沉市場的小鎮青年。可真相比這復雜一百倍:蜜雪冰城其實不是一家奶茶公司,而是一家披著奶茶外衣的供應鏈巨無霸。
一杯檸檬水,撐起千億帝國
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蜜雪冰城營收187億,其中94.3%來自加盟商采購原料、設備和包材。換句話說,你買不買奶茶不重要,加盟商們每天排隊從蜜雪“進貨”才是關鍵。蜜雪冰城更像是“賣鏟子的人”,賣奶茶不過是吸引大家來挖金子。
供應鏈,才是蜜雪的真面目
別人做奶茶,蜜雪做產業鏈。
早在2012年,蜜雪就悄悄自建中央工廠,自己生產原料,甚至連包裝用的塑料桶,都是蜜雪自家工廠吹出來的。70%的產品原料都自產,包括冰淇淋粉、果醬、珍珠,一條龍搞定。更狠的是,蜜雪甚至直接把工廠開到原材料的家門口。比如安岳縣,這里是中國檸檬之鄉,蜜雪直接在產地建廠,從農民手里收檸檬,去掉所有中間商。所以別的品牌一杯檸檬水原料要兩塊五,蜜雪可以打到一塊二,價格腰斬。這就是為什么,哪怕奶茶市場打得頭破血流,蜜雪還能穩穩站住“4元檸檬水”的地位。
一邊“壓榨”供應鏈,一邊“收割”加盟商
蜜雪冰城的邏輯,就是:供應鏈降成本——低價占市場——吸引加盟商——加盟商為供應鏈輸血——供應鏈再降成本,閉環完成。加盟商越多,供應鏈越強,產品越便宜,消費者越愛,加盟商更舍不得退場。而且蜜雪給加盟商開出一個無法拒絕的條件:買我原料,運費我來出。從2014年開始,蜜雪就在全國建倉庫、搞物流,一條冷鏈送到你奶茶店門口,加盟商哪有不心動的道理?所以短短幾年,蜜雪冰城門店數從2萬多家狂飆到46000家,遠超星巴克,成為全球現制飲品一哥。
打遍縣城,攻下全球
更厲害的是,蜜雪的版圖,不只是大城市。數據顯示,57.2%的門店開在三線以下城市,覆蓋4900個鄉鎮、1700個縣城,滲透率遙遙領先同行。小鎮青年們的第一杯奶茶,很可能就是蜜雪。而在海外,蜜雪復制了國內打法,靠低價、加盟,席卷東南亞,在越南、印尼成為現制飲品第一。截至目前,蜜雪在海外門店已超4800家,且計劃在海外自建供應鏈基地,把“低價模式”推向全球。
但,“雪王”也有隱憂
當然,蜜雪的商業帝國,并非沒有挑戰。第一,國內市場已經內卷到極致,200米一家奶茶店,能不能保證加盟商持續賺錢?第二,低價之路,能走到歐美嗎?一杯4塊錢的檸檬水,在高租金、高人力成本的歐美,能不能撐得住?第三,海外食品安全標準差異,供應鏈能不能標準化?一旦出問題,影響的將是整個品牌。
所以,蜜雪冰城雖已封王,但想成為像麥當勞、星巴克那樣的全球品牌,還有一場硬仗要打。 蜜雪冰城的成功,是商業世界里“以小搏大”的極致樣本:用最便宜的奶茶,撬動最大規模的供應鏈帝國。
但未來,蜜雪要面對的是:當低價不再有優勢,靠什么繼續增長?當加盟商跑不動了,靠什么續命?當全球化遇到壁壘,如何破局?今天的“雪王”,站在千億之巔,也站在十字路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