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逃避,勇于直面問題!
簡單舉幾個例子。
第一、釋放徒役
在押送徒役去往驪山的時候,徒役逃跑了很多。
劉邦估計到了驪山,這幫徒役基本也會跑光。
這是劉邦遇到的第一個難題,是繼續前行還是逃跑?
繼續前行,依據秦朝嚴酷的制度,自己將面臨重罰,甚至有可能殃及生命。
選擇逃跑,可能還有一線生機,至少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里。
劉邦經過深思,把剩下徒役的繩索都解開,釋放了他們。
這是劉邦酒后做的決定,所以,有的時候酒能誤事兒,也能成事兒。
雖然釋放了這群徒役,不過這群徒役中的十多個壯士還是選擇留下來。
有人說是被劉邦的個人魅力所感染,有一部分這方面的原因。
另外一個原因,是因為誰也不傻,都會權衡利弊,回家之后會不會再次被緝捕,有沒有飯吃?會不會連累家人?與其如此,還不如跟著劉邦混口飯吃。
雖然有了十幾個跟班,但是如何管控他們?
這是劉邦遇到的第二個難題。
這群可是亡命之徒,“仁義禮智信”對于他們根本就沒用!
對于那時的老百姓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過迷信鼓吹,營造非同凡人的神力授權。
斬白蛇,演化成赤帝斬殺白帝這一套路,起了奇效,跟隨他的人漸漸對其有了敬畏之心。
很多人無法理解,他們怎么會對這么荒唐的表演如此深信不疑呢?
別忘了,那可是兩千多年以前,即便放在科技如此發達的現在,放生礦泉水、放生魚豆腐的人還不是比比皆是嘛!
隨著陳勝吳廣起義,劉邦等來了機會,沛縣縣令被蕭何、曹參忽悠,邀請了劉邦前來支援反秦事業。
沛縣縣令也不傻,他馬上意識到這個決定的錯誤。
可是為時已晚,劉邦只往城內射了一封書信,就令沛縣父老率子弟殺沛縣縣令,迎接劉邦 。
第二,投靠項梁
劉邦剛剛有點兒起色的“創業”之路,因為雍齒舉豐邑投降魏國,而受到了沉重的打擊。
雖然后來劉邦以少勝多拿下了碭縣,但是想要攻下豐邑可沒有那么簡單。
在這個時候,他聽說項梁就在不遠處的薛縣,于是他帶領數百隨從前去找項梁,不知道他們說了些什么,項梁不僅給劉邦增援了五千人的軍隊,還派了五大夫級別的將領十人進行指導。
在項梁的幫助下,劉邦不僅增強了自己的軍事實力,還令他的部隊得到了正規的訓練,司馬遷特意提到了五大夫級別的將領,這些可都是劉邦急需的人才。
第三,鴻門宴
劉邦先入咸陽后,誤信了扼守函谷關,以拒其他諸侯軍的策略,與項羽發生了矛盾沖突。
這是劉邦起兵以來,遇到的最危急關頭。
劉邦還是沒有選擇逃避,依舊直面問題。
俗話說人有見面之情,劉邦通過鴻門宴,令本已劍拔弩張的緊張局面,消弭于無形。
第四,彭城大敗
劉邦趁項羽攻打齊國的時候,率領五十六萬諸侯聯軍攻入項羽的老巢彭城,攻入彭城使得劉邦錯誤估計了形勢,被項羽的三萬精兵擊破。
劉、項的攻守之勢,再次發生變化。
此時的劉邦急需恢復元氣,他先去找大舅子,收拾殘兵。然后派隨何游說英布,隨何不辱使命,使英布背叛項羽,為劉邦爭取到了寶貴時間。
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不自暴自棄,這是劉邦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