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2025年5月15日,由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家校協同專業委員會主辦,濟南全案工場協辦的“中小學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建設創新與實踐論壇”在濟南順利舉辦。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副會長韓民、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薄存旭、山東省教育廳總督學王志剛、全案工場(快提分)創始人張建峰、家校協同專委會理事長蘇君陽等人員應邀出席。
會上,全案工場創始人張建峰進行了《教育數字化助力"教聯體"建設》專題報告。張建峰表示,“作為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家校協同專業委員會重要理事成員,全案工場積極響應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號召。在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應用方面,依托自身數字教育平臺共建校園協同課程,協同開展教育數字化試點班建設。深度融合數字科技與教育,建立‘1+N’模式下的分層課程體系,集‘學習規劃師、雙學管、督學師’于一體的服務體系,整合雙師智慧課堂、‘OMO’教學模式、AI智能硬件等數字化工具,搭建貫通‘課程研發、教學服務、智能硬件、校園公益矩陣、高校產研共創基地’的核心板塊,充分賦能初高中教育高質量發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全案工場創始人張建峰
在數智化賦能教育教學方面,“1+N”分層課程體系為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提供創新解決方案。全案工場利用平臺數據庫與AI技術保障教學精準化,建立敏捷響應機制,實現學情數據的有效沉淀,持續驅動課程體系與教研工作的動態迭代。此外,全案工場與高校共同建設“教研與產創共融”基地,培養符合教育行業需求的“實踐型+復合型”人才;推動學術教研轉化與創新,構建區域性教育產業協同創新聯合體,促進區域產業鏈與教育鏈、產研鏈的深度融合,響應國家“產教融合”政策,推動省內產業“集群化+共建化”發展。
“教育數字化不是簡單的技術升級,而是教育數字化生態系統的結構性重塑。深化數字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從教研模式、教學模式、服務模式、人才培養、技術驅動革新等多方面推進教育數字化生態升級”,全案工場創始人張建峰在論壇上強調。全案工場充分發揮智能技術的變革性力量,建立優質教育資源跨區域共享平臺;構建覆蓋學業發展、心理健康、升學規劃及家校協同的公益矩陣教育支持體系,推動教育公益服務邁向標準化、精準化與可量化。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家校協同專委會理事長蘇君陽在發言中表示,“教聯體”建設是落實教育強國戰略的關鍵舉措,需凝聚家校社三方合力。他充分肯定以全案工場(快提分)科技型企業為代表在AI賦能教育中的實踐成果,并呼吁更多科技型教育企業參與,共同構建“公益化、智能化、可持續”的教育生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