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粽葉包裹糯米蒸煮而成的食品——粽子,是中國傳統節慶食物之一,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也成為端午節美食的象征之一。
從古代用來拜神祭祖的貢品,到走入尋常百姓家的美食,粽子不僅是中國特有的時令食品,也在不同的地域產生了更多演變,分出各種流派的吃法和做法。
這其中,源自浙江嘉興的嘉興肉粽,就是典型代表之一。
嘉興肉粽以咸香軟糯、肥瘦相宜為特色,歷史可追溯至明代,但真正形成品牌并聞名全國是在清末民初。據傳,當地百姓為紀念屈原,結合江南物產創造出咸香軟糯的肉粽。
1921年,嘉興商人張錦泉創立“榮記五芳齋”,以“糯而不糊、肥而不膩”的肉粽聞名,成為嘉興粽子的代表品牌。
嘉興地區在漢唐以來就發展成為主要的稻作區,有著豐富優質的糯米資源,同時也是重要的商品豬生產基地,豬肉產量和質量高,這些為嘉興肉粽的制作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從明代開始,嘉興一帶就有關于粽子制作的記載,隨著時間的推移,制作技藝不斷傳承和發展,逐漸形成了獨特的配方和工藝:
選料:肉粽采用上等白糯、后腿瘦肉、徽州伏箬。糯米要求顆粒飽滿、質地純凈;后腿瘦肉要肥瘦適中,確保口感鮮嫩多汁;徽州伏箬則具有獨特的香氣,能為粽子增添風味。
制餡:將肥瘦適中去皮的腿肉,按橫絲紋切成長方形小塊,加入少量食鹽、白糖、味精、白酒等,用手反復拌搓,直到肉塊出現 “小白泡”,這樣能使肉餡煮熟后香嫩,有火腿風味。
淘米:糯米淘米有訣竅,以保證米質純凈,且能更好地吸收餡料的味道。
包扎:用粽葉將糯米和肉餡包裹起來,包扎手法有一定講究,要包得緊實、形狀規整,通常為四角粽的形狀,既美觀又能保證在煮制過程中不會散開。
燒煮:燒煮時用開水落鍋,這樣可以避免粽子里的味道走失,保證粽子的口感和香味。
五芳齋是嘉興粽子的著名品牌,被譽為 “江南粽子大王”。在嘉興市區及全國各地有眾多五芳齋門店。在嘉興的一些傳統小吃店、老街巷以及當地的菜市場,也能找到一些手工制作的正宗嘉興肉粽。
隨著互聯網電商的興起,如今的人們可以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到正宗的嘉興肉粽,也是方便了許多。
嘉興肉粽是江南物產與人文的結晶,從選料到火候無不體現“精致務實”的吳越文化。
若想體驗正宗風味,建議親臨嘉興當地的老店,配一碗紫菜湯,感受糯米與肉脂在舌尖化開的滿足感。(圖片來源:海鹽發布、嘉興發布、嘉善發布、嘉興文旅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