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秘的自然界中,生長著許多令人聞風喪膽的劇毒植物。例如見血封喉樹,古人涂抹它的汁液用來狩獵。傳說中的斷腸草(相傳神農嘗百草就死在此草的身上)。還有曼陀羅、夾竹桃、馬錢子等等這些出現在影視劇中的劇毒本草,每一種都能輕易致人死亡。
而作為一名植物科普博主,筆者今天要給大家探討的這種植物,它的毒性和它們不相上下,它就是烏頭和附子。每年都有人因為食用不當,死在它的手里。有媒體報道,在重慶,曾有人用烏頭附子泡酒,用來招待客人,致5人死亡,可見其毒性之強。今天筆者就來帶大家,探討分享下這種劇毒植物。
認識烏頭附子、了解烏頭附子
很多人將烏頭和附子傻傻分不清楚,俗話說:“烏頭連附子,焉知一家親”,其實烏頭和附子是同一種植物。簡單的來說就是烏頭在生長的過程中,它的主根會側生出一個新的子根。其中子根稱之為附子,主根則稱之為烏頭。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里記載:“初種為烏頭,象烏之頭也。附烏頭而生者為附子,如子附母也”。大概的意思就是說烏頭這種植物的主根像烏鴉的腦袋,所以取名烏頭。而它的子根因為依附烏頭而生,因此得名附子,所以以后別人問你烏頭和附子是什么關系,你就可以告訴他了。
烏頭是一種劇毒本草,它的全株富含烏頭堿、次烏頭堿等有毒生物堿,誤食會導致神經系統受到錯亂,出現四肢麻痹、嘔心、嘔吐等癥狀。因為它的毒性非常強,在古代,它還曾經作為一種毒藥去殺人。
據史書記載,在春秋戰國時期,驪姬(驪戎國君之女)陷害申生(春秋時期晉國太子),用的就是烏頭。還有西漢時期,漢宣帝劉詢的老婆許皇后也是被烏頭毒殺的,在《漢書·外戚傳上》中就記載了此事。另外在古代,烏頭的汁液也常用來作為涂抹在箭頭上,用于殺傷敵人或者猛禽。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有:“烏頭取汁曬為毒藥,射禽獸,故有射網之稱”。相傳關公刮骨療毒,中毒之物就是烏頭之毒,可見烏頭的毒性之強。正如南宋禪僧釋梵琮所說:“治病殺人隨所用,到頭難覓個蹤由”。
烏頭在我國主要分布在云貴川地區,湖南、湖北等多個省份也有栽培。通常喜歡生長在山地草坡以及灌木叢中,現在是6月份,正是采挖烏頭的最佳季節。
烏頭的作用和價值
烏頭雖然是一種劇毒本草,但是它同時也是一種藥食同源的植物。沒錯雖然烏頭含有有毒生物堿,但是它同時也是可以食用的。在云貴川地區,一些有經驗的老農,會用烏頭來燉雞或者燉羊肉吃,經過十幾個小時的高溫蒸煮,它的毒性會降到最低。不過沒有經驗的人切勿嘗試,前車之鑒太多了。不過如果你在野外真的犯賤,不小心誤食了烏頭,那么趕緊吃點甘草吧,它可以解毒。在《本草綱目·第十二卷》中記載:“甘草解百毒,如湯沃雪。有中烏頭毒、巴豆毒,甘草入腹即定,易如反掌”。
烏頭除了可以吃,它還是一種非常傳統且珍貴的中草藥,其烏頭和附子均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其中附子經過炮制之后,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逐風寒濕邪。而烏頭經過炮制之后,亦能祛寒止痛。可以說烏頭附子雖然是劇毒本草,但是在有經驗的醫者手里它亦能治病救人。
不過在民間人們對烏頭附子還是有偏見的,因為烏頭附子中含有烏頭堿等有毒成分。稍有炮制不當或者煎藥時間不足,誤食或者飲用過量就會導致烏頭堿中毒,嚴重的甚至會致人死亡。俗話說:“人參害人無過,烏頭救人無功”,足以證明人們對它是有偏見的。不過別看烏頭附子有毒,但是它的價格不菲。現在烏頭、附子鮮貨就要50-90元1斤,很多種植烏頭的種植戶因為種植烏頭發家致富。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里了。大家對于烏頭附子了解了嗎?你認識烏頭嗎?你見過烏頭這種植物嗎?你有沒有吃過烏頭燉雞、燉羊肉?在你的家鄉有烏頭這種植物嗎?大家有什么想說的,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您的見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