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響應國家發布修訂的《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就在昨天和今天,多家傳統車企集體宣布將供應商賬期縮短至60天內。截止到發稿前一汽、東風、廣汽、賽力斯、比亞迪、奇瑞、吉利、長安、長城等等多家車企已經發布相應公告。
此前中國車企賬期普遍畸高:Wind數據顯示16家上市車企應付賬款平均周轉天數達182天,部分企業甚至超過了365天,中小企業需墊資1年,現金流枯竭導致研發停滯、品質妥協,形成“主機廠壓賬期→供應商降成本→產品質量風險”的惡性循環。
此次賬期改革絕非財務技術調整,而是中國汽車業從野蠻生長走向可持續競爭的成人禮。中國車企60天賬期若能落實,有望吸引全球頂尖供應商資源,推動中國從“成本洼地”轉向“創新高地”。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除小鵬汽車外,以往公布銷量非常積極的造車新勢力此時卻集體“啞火”(賽力斯嚴格意義上并不算造車新勢力)。一直以來,絕大數造車新勢力處于虧損狀態。最新的財報數據顯示,蔚來在2025年第一季度凈虧損高達10.5億元,現金儲備已下滑至260億元;小鵬汽車2025年一季度凈虧損為6.6億元;理想汽車2025年一季度凈利潤為6.47億元;零跑汽車今年一季度虧損1.3億元;哪吒汽車更慘,已在破產邊緣。
可以看到,拋開傳統車企轉型或孵化的“造車新勢力”,在眾多“純血”造車新勢力中,理想汽車是唯一盈利的。現金流就是造車新勢力的“命”,一面持續虧損,另一面資本市場目前對新勢力信心減弱,融資難度加大,迫使企業更依賴供應鏈賬期維持運營,以往半年或者一年的賬期要改為60天,這對于造車新勢力而言無疑是沉重的打擊。
在眾多新勢力中尤為“煎熬”的要數小鵬汽車,在一季度財報電話會中,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曾預計公司將在今年四季度盈利。在小鵬X9上市發布會上,何小鵬表示將全面面向自動駕駛研發設計,并將不斷加碼以智駕為核心的AI技術投入,AI研發投入將由2024年的35億加碼至今年的45億元。與此同時,小鵬汽車還雄心勃勃地計劃到2025年將海外渠道擴展至550家。而小鵬匯天也是個燒錢且短期內難以看到回報的項目。
虧損多年,小鵬汽車在正需要錢、正想要擴張、正準備盈利的節骨眼上遇到了嚴厲政策,可謂是壓力山大。當然了,政策由不得它不響應,就看后期的執行是不是實打實的,我們也會持續關注。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當準時支付的票據轉化為驅動創新的資本,中國汽車產業方能真正駛出內卷深水區,邁向全球價值鏈高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