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科學界最佳“內線”來啦!“博覽日報”為您播報當日有趣的科學內容、最新的科研進展、腦洞大開的科學發現、熱點事件的科學觀察。您可以單獨訂閱“博覽日報”——點擊左下方 話題,點擊右側“訂閱話題”按鈕即可。
牙結石立功了!
科學家挖出古人類“秘密”
中國科學院付巧妹團隊與河北地質大學季強團隊合作,對距今至少14.6萬年的哈爾濱“龍人”顱骨化石展開分子古生物學研究。
該化石由捐獻者稱其祖輩于1930年代在黑龍江邊發現。研究初期,科學家因化石牙齒和顳骨中古DNA完全無任何古DNA留存而受阻。但仔細觀察后,團隊在微小的牙結石中發現了希望!
牙結石相當于在你活著的時候就長出來的化石,其致密的化學結構應該可以保護住這位古人類的DNA。
研究人員優化古DNA提取方案,從牙結石中篩選出含丹尼索瓦人特異性變異的DNA片段。研究表明,這一古人類群體在中更新世晚期已廣泛分布于西伯利亞至中國東北地區。
此成果首次從牙結石中成功獲取中更新世古人類DNA,突破了該時期古DNA研究的技術瓶頸。它不僅揭示了東亞丹尼索瓦人的面貌特征,也為識別該地區其他丹尼索瓦人化石提供了關鍵形態學參照。
圖片來源:Fu, Q. et al. Cell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5.05.040 (2025)
官宣!猴痘疫苗有突破性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團隊等研制出猴痘四價嵌合重組蛋白疫苗DAM+,并評估了其與二價嵌合疫苗DAM和傳統活病毒疫苗的免疫效果差異。
研究證明,基于DAM架構的猴痘嵌合二價疫苗保護效力與四價疫苗相當,該疫苗通過更為溫和的病毒清除機制,來實現保護效力與安全性的最佳平衡。
現有三款可用于猴痘防控的傳統天花活疫苗,難以同時滿足安全性、有效性和經濟性要求,而在研的多抗原混合疫苗存在工藝復雜、免疫應答不均、生產成本高等問題,制約了高風險地區和人群大范圍疫苗接種推廣。
前期,該團隊基于結構指導的免疫原理性設計策略,提出了多價嵌合的“多合一”猴痘疫苗設計策略,實現了單一免疫原對猴痘病毒多種感染性病毒粒子的全面保護。為進一步評估抗原組份的選擇對多價嵌合疫苗保護效力的影響,該研究基于前期研發二價嵌合疫苗DAM架構,設計了四價嵌合疫苗DAM+。
免疫評估數據顯示,四價DAM+可激發更廣泛的免疫應答,但其中和抗體效價以及對小鼠感染猴痘病毒的保護效力均與二價疫苗DAM相當。同時,在抵抗病毒攻擊時,傳統活疫苗免疫組小鼠在病毒感染部位出現疫苗接種相關的嚴重組織損傷,而所有嵌合重組蛋白疫苗均能夠通過更為溫和的病毒清除過程,實現保護效力與安全性的最佳平衡。
圖片來源:Gao Z, Zheng T, Wu J, et al. Sterilized protective immunity induced by DAM and DAM+ in mouse models for both VACV and MPXV[J]. Science Bulletin, 2025.
海燕吶,你可……對不起打擾了
近日,氣象部門利用“海燕”II型無人機自朝陽機場飛往渤海灣區域,首次實施大型無人機東北冷渦觀測試驗,對開展預報工作具有基礎性、突破性推動作用。
東北冷渦,是東亞大氣環流的重要天氣系統,塑造了區域降水分布、氣溫波動和季節特征,但也帶來了持續暴雨洪澇、寒潮、大風沙塵等災害性天氣。
東北地區約30%的短時強降水、50%的雷暴大風、80%的龍卷風都與東北冷渦有關。東北冷渦誘發的中小尺度對流系統具有局地性、突發性、反復性、不對稱性等特點,導致預報員對其引發的災害性天氣的強度、落區、時間等把握難度較大。
傳統的地面觀測站網和高空探空站點難以精準捕捉到冷渦內部精細尺度的結構和對流觸發前的環境變化。而利用無人機觀測東北冷渦,可更清晰立體地洞察它的“內部秘密”,從而提升預報員把握天氣脈絡、精準預警災害的能力。
遼寧省氣象臺利用本次獲取的高分辨率垂直廓線、云結構及風場數據,結合風云四號B星、移動激光雷達等數據,迅速進行天氣診斷和分析。經應用評估,本次下投的探空數據,基于東北區域數值預報模式快速同化后結果表明,一定程度改善了模式降水預報性能。
氣象工作人員在朝陽機場對“海燕”II型無人機做飛行前的準備工作(圖片來源:劉思思/攝)
O型血的人到底招不招蚊子?
進入夏天,很多人都會被蚊蟲困擾。有傳言稱,蚊子更偏愛O型血的人,實際上是一個常見的謠言。
科學研究并沒有發現血型與蚊子叮咬傾向之間存在確切的關聯。雖然有一些研究暗示O型血的人在某些條件下可能比其他血型的人更吸引蚊子,但這并不是蚊子選擇叮咬的主要因素,也不意味著O型血的人會更容易被叮咬。
蚊子選擇叮咬的目標是根據多種因素綜合決定的。最重要的因素包括人體釋放的二氧化碳、乳酸等揮發性有機物,以及體溫、出汗量和皮膚表面的細菌種類。
通常來說,體溫較高、呼吸頻率快或在運動后產生更多揮發性物質的人,會更容易吸引蚊子。蚊子依靠氣味、熱量和二氧化碳濃度等感知目標。
此外,蚊子叮咬的動機是為了獲取血液中的蛋白質和鐵質,這一行為并不受血型的影響。不同品種的蚊子可能在選擇叮咬對象時有一些偏好,但這些偏好主要與所在地區的蚊子品種、生活習性和環境有關,血型并不是決定性因素。
人類史上最強電子束誕生了!
人類史上最強電子束誕生了,實現了拍瓦級的電子束脈沖,這相當于100萬座核電站的總功率。什么是電子束脈沖?這一壯舉都攻克了哪些難關?這種超快超強的電子束應用前景如何?
視頻來源:科普中國
內容綜合自中國科普博覽微博、科學大院、中國科學報、科學辟謠、科普中國
本文首發于中國科普博覽(kepubolan)
轉載請注明公眾號出處
轉載注明出處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轉載授權、合作、投稿事宜,聯系webmaster@kepu.net.cn
中國科普博覽是中國科學院科普云平臺,依托中國科學院高端科學資源,致力于傳播前沿科學知識,提供趣味科教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