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天,伏天的熱浪就要狠狠撲來。
日頭毒得很,空氣跟煮過似的,悶得人喘不過氣。這樣的天,對心臟不好的人來說,可是暗藏危機。
早在好些年前,就有研究發現高溫對心臟不友好。
2023年的報告顯示,夏季高溫讓心血管事件發生率升高不少。人一熱,血管就擴張,心跳也跟著加快,心臟負擔加重。出汗多了,身體里的電解質容易紊亂,心肌可能就供不上氧。
老年人本來心肺功能就弱,加上基礎病,更得小心這“無形殺手”。安徽蕪湖的老陳,去年伏天中午出門遛彎,回來就突發心衰進了醫院??梢?,伏天護心,這幾件事千萬要注意。
頭一件,別在午后出門瞎轉悠。中午11點到下午3點,日頭最毒,地面熱氣直往上冒。研究說,環境溫度超過33℃,老年人心率會明顯加快,心臟耗氧量也跟著漲。
心臟本就吃力,再這么一折騰,哪受得了。
別覺得自己身體硬朗就不當回事,年紀大了,別高估自己的身體。
第二件,吹空調別太貪涼。
一進屋就把空調開到最冷,室內外溫差太大可不行。血管遇冷驟縮,血壓容易波動,心絞痛、心律失常就可能找上門。
美國研究發現,溫差大的家庭,老人心臟出問題的風險更高。而且空調房里空氣干,血液容易變稠,心臟也跟著受累。第三件,飲食上要管住嘴。
不少地方有伏天多吃肉的傳統,可高鹽高脂的食物對心臟不好。高鹽讓心臟負擔加重,高脂加速血管硬化,心肌供血就會不足。南京醫院的數據顯示,連續高溫后,不少心衰患者都吃了太咸太油的東西。
再加上喝冷飲、吃冰品,一冷一熱一刺激,心臟更是遭罪。
不過,有些土辦法倒是值得借鑒。浙江金華的村子里,老人每天傍晚溫水泡腳、喝梅子湯,護心有一套。
溫水泡腳促進血液循環,梅子湯補電解質,都是簡單的好法子。當然,科學護心也不能少,動靜結合才是關鍵。
早晨和傍晚氣溫稍低,適合出去散散步、打打太極,別做劇烈運動。情緒上也要穩當,夏天人容易煩躁,情緒波動對心臟不好。家里有老人的,得多關注他們的情緒和生活節奏。
未來十年,高溫對老年人心血管的威脅會越來越大,咱們得早做準備。
穿棉麻衣服、飲食清淡、規律作息,這些小事都能幫上大忙。伏天護心,就像照顧一盆嬌貴的花,得細心呵護。別等問題來了才著急,現在就把防護措施做起來。
具體該怎么做,心里還沒譜的,趕緊問問村里的赤腳醫生或者家人。
伏天護心無小事,早做準備保平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