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股迎來反轉了嗎?這是最近柏年收到最多的一個問題。
一向跌跌不休的光伏股,為何最近支棱起來了?
反內卷真的要動真格了嗎?
后續光伏行業的機會在哪里?
今天我們一個個來回答。
一、光伏股反彈
曾幾何時,光伏企業還是國內的明星,無論是出海還是碳中和都少不了它。
由于強大的示范效應,各地紛紛上馬光伏項目。在不少地方政府看來,引進幾十家企業,總產值也很難超過10個億,而只要想辦法引進一家光伏企業,投產之后規模可以輕輕松松做到百億級別,何樂而不為?
因此,在過去兩三年,許多地方政府都在爭相上光伏生產項,結果產能嚴重過剩。
2023年中國光伏主產業鏈名義產能突破1000GW,占全球總產能80%以上,遠超當年全球新增裝機總量400GW,相當于有一多半的都賣不出去。
后面有各個地方的撐腰,大家寧愿價格戰打的頭破血流,也不愿意認輸停產,這也就導致光伏相關的上市公司,股價跌跌不休。
二、動真格了
而這一切,恐怕要發生變化了。
7月1號,中央財經委會議上,最高領導人明確表示,將依法依規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列為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六大任務之首,明確要求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并規范政府采購招標、地方招商引資行為,以破除地方保護主義導致的產能過剩問題。
這就屬于打蛇打到七寸上了,畢竟大家心里都清楚,不是廠子不愿意關,實在是地方不讓你關。
這畢竟關系到一大筆增值稅,而如果這件事上升到了政治任務層面,那就是烏紗帽和錢袋子二選一的問題,阻力相對會變小。
7月3號的工信部制造業企業座談會,則火速進行了落實,工信部部長明確表示,依法打擊低于成本價銷售等惡性競爭行為,引導企業聚焦技術創新與品質提升,塑造差異化競爭優勢。
首次將光伏列為“綜合治理試點行業”,強調政策與行業自律雙軌并進。
綜合來看,這次就是在動真格,跟10年前的供給側改革類似,要從供給層面出清落后產能,讓國內光伏廠商重新占據市場主動權。
2016年的時候,國家通過對煤炭、鋼鐵行業設定能耗、環保、技術門檻強制關停低效產能。現在對光伏產業也是類似,光伏行業擬通過提升技術指標、能耗限制來淘汰落后產能。
不過,區別也是有的。
首先是當下的就業環境本身就比較差了,如果還是大范圍強制停產,如何安置這些下崗工人?
其次,光伏產業更新迭代速度非常快,對應的沉沒成本也遠高于煤炭、鋼鐵行業,還沒賺到錢就讓人停產,補償怎么算。
最后,如何讓地方配合,畢竟這些光伏企業都是地方納稅大戶,一旦停產,地方的稅源要從哪里補充?
這些都是光伏產能出清的各種不確定性,也都是我們后續要重點觀察的。
三、光伏行業如何投資?
最后,我們聊聊大家最關心的那個問題,光伏產能出清,究竟誰能笑到最后。
坦白來說,現在整個光伏行業就好比剛剛開了一把“吃雞”,想要從開局就確定誰能勝出是非常困難的。
但是八倍鏡肯定比四倍鏡強,血條厚的肯定強過脆皮。因此,我們可以換個思路想這個問題。
政策明確要淘汰落后產能,那你不想被淘汰的話應該怎么辦?買更好的裝備唄。
對于光伏行業來說,前沿的疊層鈣鈦礦技術,以及相關的生產設備,需求非但不會下降,可能還會有大幅上漲,這些就是我們常說的“賣鏟子的”,它們可能是潛在的受益者。
還有一大因素是市場格局,光伏產業大致可以分為硅料和組件兩大部分。
硅料就是生產光伏電池板的多晶硅、單晶硅這些。目前這個市場已經呈現出寡頭壟斷的局面,通威、協鑫、大全占了大頭,市場格局非常穩定,這就意味著產能出清,內卷啥的對它們的沖擊有限,它們只要合作,很容易就能把價格拉上來。
相對來說,把硅片加工成電池片的組件環節,市場要分散的多,這也就意味著多數公司可能會在產能出清的過程中被并購或者直接破產,相對來說,風險和不確定性會更大。
以上這些就是柏年對此次光伏行業產能出清的幾點看法,機會大于風險,相關標的我也經常在財富圈子里跟朋友們分享,如果大家想持續關注,了解柏年的最新觀點,歡迎在主頁發送666,跟朋友們一起學習,共同進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