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兒童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B-ALL)低中危組80%-90%的患兒可以通過化療治愈,但仍有10%-20%的患者屬于難治性或復發性,高危組中難治/復發比例約為30%-40%,這部分患者的預后較差,五年生存率較低。對于這些患者,需要探索新的治療手段。貝林妥歐單抗作為靶向CD19和CD3的雙特異性免疫治療藥物,通過激活患者體內的T細胞來殺滅腫瘤細胞,與傳統化療相比提升了療效和安全性,為更多患兒和家庭帶來了新的希望。
什么情況可以使用貝林妥歐單抗呢?
官方獲批的適應證是可用于治療成人和兒童復發或難治性CD19陽性的前體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在臨床上,醫生們逐漸拓展貝林妥歐單抗在兒童B-ALL領域的應用,積極探索更多適應證,期待更多患者能從從毒性更小、更安全有效的免疫靶向治療中獲益:
原發耐藥,或者化療不耐受的患者,比如初治緩解不好的患者、嬰幼兒等;
化療過程中出現嚴重感染或者嚴重并發癥的患者(過敏、胰腺炎等),無法耐受化療治療;
與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劑達沙替尼聯合用于新診斷的費城染色體陽性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與三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博納替尼聯合用于新診斷及復發或難治性費城染色體陽性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
復發/難治,CD19陽性高表達的患者。
但具體是否能使用,仍然需要主治醫生經過綜合評估后才能確認。
以下問題來自博醫同行社區患者提問
Q:男孩5歲,急淋B,初發時合并IKZF1(Ik6),IGH:DUX4,FLT3基因突變,按20年上海方案中危治療,19天MRD殘留3.46%,46天MRD殘留0.2%,基因全部轉陰,加強療MRD殘留完全緩解,后續MRD持續緩解,目前間期2,想問一下這種加強療才緩解的需要后面加貝林妥歐單抗嗎?
童春容主任:
患者46天殘留仍陽性,長期治愈概率降低。建議繼續目前化療,也可以加貝林妥歐單抗,但是最好做以下檢查幫助提前預測復發,幫助選擇治療路線與方案:
1.下次停化療15天后做個全身從頭到腳的PET-CT,如果有髓外白血病加局部放療;
2.用患者及其父母同胞血查700種以上遺傳易感基因,如果問題大,建議異基因造血
干細胞移植;
3.下次骨穿時檢查IGH:DUX4定量,用20萬層以上深度測序查FLT3基因突變定量,如果PET-CT和遺傳易感基因檢查問題不大(即無髓外白血病、不攜帶嚴重影響基因功能的基因變異),FLT3基因陽性,可以加CAR-T及針對FLT3變異的靶向藥;如果能維持以上基因持續陰性3年以上,且用PET-CT查無髓外白血病,治愈率就很高了。
Q:孩子急淋B,ETV6,KRAS,NRAS突變,15天骨穿殘留0.16,33天轉陰,這種結療還需要貝林妥歐嗎?
童春容主任:
建議每次骨穿用20萬層以上深度測序定量檢測ETV6,KRAS,NRAS變異基因的定量:
①如果陰性,繼續目前治療方案即可;
②如果陽性,聯合用KRAS,NRAS突變的靶向藥,可以用貝林妥歐單抗甚至CAR-T,維持以上變異基因定量持續陰性3年以上,且用PET-CT查無髓外白血病,治愈率就很高了;如果以上基因不能持續陰性,查患者及其父母同胞700種以上遺傳易感基因,如果問題大,建議做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移植后用靶向藥、抗體、CAR-T等方法維持以上白血病基因定量持續陰性3年以上。
Q:孩子三歲半,2023年12月確診急淋B,TEL-AML1融合基因,高白細胞初診。19天殘留清零、46天殘留基因陰性、90天殘留基因陰性。維持前最后大誘導階段是否可以用貝林妥歐單抗代替?
張樂萍主任:
TEL-AML1融合基因在兒童白血病中屬于偏低危,它對化療敏感性非常好。一般來說3歲到10歲這個年齡,只是白細胞高一些,但高白細胞并不是一定就進入高危組,19天殘留已經清零,46天殘留基因完全陰性,90天殘留基因也完全陰性。密切監測TEL-AML1融合基因就是非常好的手段,我們中心的數據這種類型治愈率是95%。
這類患兒要注意別在感染、胰腺炎等各種合并癥上出了問題。在進入維持后的大誘導階段,如果確實能耐受,不是非得使用貝林妥歐單抗。這類高白患兒,要積極做腰穿鞘注,防止腦白。如果腦脊液殘留、基因都很好地監測,也不建議非得使用貝林妥歐單抗。
專家介紹
童春容
高博醫學(血液病)北京研究中心北京高博博仁醫院
科研院長、血液一科(血液/腫瘤科)主任
學術任職
?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醫藥生物技術臨床專業委員會常委
?中國抗癌協會生物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血液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檢驗醫師分會血液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北京血液細胞檢驗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北京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遠程診斷診斷能力培訓組副組長
?從事血液內科臨床工作及實驗研究40多年。擅長惡性腫瘤,尤其是急性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的免疫治療;擅長通過血液病整合診斷, 包括細胞形態學、細胞化學、 免疫組織化學、流式細胞分析技術、染色體及熒光原位雜交技術(FISH), 基因診斷技術,病原分析技術,藥物濃度及藥物代謝基因分析技術,來實現對血液病進行整合及個性化治療
張樂萍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主任醫師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兒科
中國抗癌協會血液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
北京醫師協會兒科血液醫師分會委員
《中華兒科雜志》通訊委員
《中國小兒血液與腫瘤雜志》編委
美國St 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訪問學者
主要從事小兒血液病的臨床研究,特別致力于兒童白血病的個體化監測與治療,率先在國內開展兒童微小殘留白血病的定量監測及CART治療難治復發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實踐,參加并完成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參加“985國家重點學科”等項目。
參加北京大學醫學教材《兒科學》編寫工作
指導博士生碩士生10余名,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
幫助更多腫瘤及血液病患者,
不懂就問科普手冊陸續上線!
針對病友們常遇到的問題,邀請專家進行科普答疑,同時整理成了問答手冊供各位學習參考。內容覆蓋血液病、胃癌、腸癌、肺癌等疾病,涉及免疫治療、靶向治療、輔助療法、心理、就診攻略等話題。不懂就問手冊將陸續更新發布,敬請關注~
回顧不懂就問血液腫瘤科普問答手冊
方式一:
▼點擊文字即可閱讀/轉發分享
?兒童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
?胃癌
?就診攻略
? 消化腫瘤
? 心理篇
? 移植篇
? 檢查檢驗篇
? 不良反應篇
? 用藥篇
? 臨床試驗篇
? 腫瘤患者生育計劃篇
? 腫瘤患兒返校計劃篇
方式二:
▼進入小程序閱讀/轉發分享
來源 | 不懂就問手冊兒童B淋巴細胞白血病篇
排版 | 笑笑
審核|方玥立、賈冬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