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與司馬懿是三國時期有名的謀士,他們也是彼此的勁敵。
然而諸葛亮各方面的實力,都是要比司馬懿強的,那為什么我要說司馬懿放過諸葛亮呢?
這是因為在三國演義中有這樣一段故事,就是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曹魏的時候,因為丟失了戰略要地街亭,導致蜀軍的局面非常被動。
當時諸葛亮在一座小城里面,城里面只有2500名士兵,然后沒有武將,只有一班文官。
而司馬懿卻帶領著15萬曹魏大軍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撲去。
雙方在軍隊上的巨大差距,只要是一個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只要司馬懿一聲令下,那么諸葛亮就是插翅難逃了。
然而最后的結果卻讓人出乎意料,在面對司馬懿的大軍時,諸葛亮臨危不亂,擺了一個空城計,最后竟真的嚇退了司馬懿帶領的十幾萬大軍。
那么司馬懿真的是被諸葛亮嚇退的嗎?這背后又有什么隱情?
當時在魏蜀吳三方勢力里面,曹魏的力量是最強的,然而蜀軍在諸葛亮的帶領下,主動對曹魏用兵,對曹魏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當時曹魏勢力能領兵與諸葛亮對仗的,除了司馬懿外,然后其他人都不是諸葛亮的對手。
所以曹魏需要倚重司馬懿去抗衡諸葛亮。既然諸葛亮對曹魏的威脅那么大,那么司馬懿將諸葛亮抓住,那豈不是大功一件?
然而事實卻不是這樣的,這還得從曹操時期說起。
司馬懿被曹操征召到身邊之后,通過長期的觀察,曹操就發現了司馬懿有“狼顧之相”,是一個不甘為人臣下的人。
然而當時曹操的兒子曹丕和司馬懿的關系很好,在曹丕的維護下,司馬懿才沒有被曹操殺掉。
等到曹操和曹丕都死后,新登基的曹叡,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大權獨攬的曹叡,也和他的祖父曹操一樣,對身為輔政大臣的司馬懿,并不是十分信任。
在與曹氏宗親比起來,曹叡更愿意重用曹家的人,奈何諸葛亮太厲害,只有司馬懿才是他的對手。
于是在諸葛亮北伐后,曹叡不得不將統兵的大權,交到司馬懿的手上。
所以這樣一來,只要蜀軍不斷地給曹魏制造麻煩,司馬懿就能逐漸掌握更多的權利,曹叡也不敢輕易處置司馬懿。
而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曹叡還尚在,司馬懿的實力也沒有強到足以威脅曹叡的地步。
如果司馬懿在此時抓住或者殺死諸葛亮,無疑也是斷了自己的前途。
因為諸葛亮不存在后,蜀漢就對曹魏構不成威脅了,那么司馬懿也就沒有了利用價值,就算曹叡不害死司馬懿,司馬懿也無法掌握到更大的權利了。
所以諸葛亮在使用空城計的時候,司馬懿并不是沒有識破計策,而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他配合諸葛亮演了一出空城計。
后來的事實證明,因為諸葛亮的存在,蜀軍不斷地北伐,讓司馬懿獲得了一定的軍權,為他后來奪取曹魏的控制權,打下了基礎。
通過這段歷史可以發現,我們在遇到事情的時候,首先要學會像諸葛亮一樣,能臨危不亂,先想從對方和自身的角度去權衡利弊,然后再想好應對的策略。
有時候解決困難的方法,也許就是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去考慮問題,找出對雙方都有利的點,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了。
假如我們站在司馬懿的立場上,在考慮許多事情的時候,先不要急于求得一時的利益,而是從更長遠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先要想清楚,在做這件事的時候,這樣做對自己有沒有利,值不值得?然后再去做出最后的判斷。
歷史就像是一面明鏡,我們從里面看到的不僅僅是過去,也能從中看到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