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初中生家長和同學們你們好呀!今天咱來聊聊初中生情緒暴躁易怒咋疏導,給情緒裝個“緩沖帶”。
你知道嗎,當孩子情緒像火山噴發(fā)一樣暴躁易怒的時候,咱先得學會“暫停呼吸”。
首先是情緒急救箱。準備三個動作,就是捏住鼻翼深吸氣4秒,然后閉眼數(shù)到7,最后舌尖輕抵上顎呼氣8秒。這個“478呼吸法”就像剎車片一樣,能讓情緒快速降溫,簡直太神啦!
接著是身體信號燈。得教孩子識別“情緒預警”,手心出汗就像是黃燈亮起,心跳加速那就是紅燈警告,拳頭握緊更不得了,是爆裂的前兆。這就跟游戲里血條見底時的提示音一樣,可別不當回事兒!
還有情緒天氣預報。用溫度計貼紙記錄每天情緒波動,紅色代表“暴風雨”,藍色代表“晴天”。連續(xù)記錄一周,你就會發(fā)現(xiàn),情緒就跟潮汐似的,有規(guī)律可循。
然后咱來拆解情緒炸彈的引信。
先找觸發(fā)暗門。畫個“情緒迷宮圖”,把最近三次發(fā)怒的場景連成線。說不定你會發(fā)現(xiàn),數(shù)學作業(yè)本上的紅叉,加上同桌的嘲笑,再加上書包帶突然斷裂,這三者疊加,直接就把情緒引爆了,這也太離譜了!
再用認知蹦床。當怒火升騰的時候,用“如果...會怎樣”來反彈思考。比如“如果我砸桌子”,那可能被記過,可問題還是沒解決。這就像蹦床網(wǎng)一樣,把沖動給兜住啦!
最后準備替代劇本。準備三個“情緒B計劃”,可以把憤怒寫成罵人詩,對著枕頭尖叫30秒,或者用蠟筆在報紙上畫滿黑色漩渦。這就跟游戲里的備用技能欄一樣,有備無患!
家里也可以搞個家庭版“情緒健身房”。
當孩子發(fā)怒后,家長先當“木頭人”靜止3分鐘。等情緒退潮了,用“對不起我剛才太激動”代替說教,就像重啟電腦一樣,重置對話。
還有情緒拼圖游戲。把怒火拆解成“委屈+挫敗+害怕”的碎片,用不同顏色磁貼拼在冰箱上。當孩子說“我生氣是因為...”的時候,引導他補充更多情緒顏色。
每個月再設立“火山休眠日”,全家約定當天不翻舊賬。用樂高積木搭建情緒堡壘,每塊磚代表一次成功克制沖動,這也太有創(chuàng)意了!
給大腦裝個“情緒緩存區(qū)”也很重要。
準備冰袋、薄荷糖、沙漏等“五感重啟包”。發(fā)怒時先用冰袋敷手腕20秒,讓神經(jīng)信號像重啟路由器一樣恢復正常傳輸。
寫封給一個月后的自己的信,描述此刻的憤怒,再回信給現(xiàn)在的自己,你就會發(fā)現(xiàn),當時覺得天要塌了,現(xiàn)在不過是片烏云。
在手機備忘錄設置“24小時冷靜期”,把想罵人的話先存在虛擬漂流瓶里。第二天打開,80%的內容都會變成可笑的吐槽。
最后是長期情緒免疫力培養(yǎng)。
把憤怒能量轉化為創(chuàng)作力,比如用憤怒寫戰(zhàn)歌、編街舞、設計漫畫反派,這就像把火山巖漿變成寶石,太牛了!
每天睡前做“情緒氣象總結”,用Emoji表情包記錄當天情緒曲線。連續(xù)記錄21天,你就會發(fā)現(xiàn)情緒烏云出現(xiàn)的規(guī)律。
每周參加一次需要克制的活動,像安靜圖書館自習、團隊拼圖比賽、照顧流浪貓,這就像給情緒系統(tǒng)打預防針。
其實啊,情緒管理不是要消滅怒火,而是要學會跟它共舞。就像沖浪者不抗拒海浪,而是找到跟海浪共振的節(jié)奏。當孩子能說出“我現(xiàn)在像被電擊中”,而不是直接摔門而出的時候,那就是情緒智慧萌芽的時刻啦!大家不妨試試這些方法,看看效果咋樣!
主講人:北京權威青少年心理咨詢師郭利方,心理咨詢師、高級中學心理學教師、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畢業(yè)于中國政法大學,具有應用心理學(社會心理學、教育心理學)背景。經(jīng)過整合以人本主義為中心,結合青少年自身學校人際、師生、同學關系,親子關系,在校表現(xiàn)等綜合全方位因素針對性心理咨詢,同時給予父母在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心理問題專業(yè)性指導,走出了一條獨特而有效的咨詢道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