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城汽車迎來成立35周年之際,董事長魏建軍通過一支名為《年方35》的短片發布內部信號,并同步宣布啟動“35+計劃”人才專項招聘。這一動作并非簡單的周年紀念動作,而是長城在組織體系與人力結構層面的一次主動調整,指向其在新能源及全球化戰略下的團隊轉型需求。
從目前公開信息看,“35+計劃”將重點面向具備深度行業經驗、跨區域認知能力及具備戰略執行背景的中高齡段人才,嘗試打破傳統汽車企業中對年齡與崗位晉升路徑的刻板印象。這一思路與當前長城汽車在產品、電動化技術、品牌矩陣重組的節奏密切相關。
銷量數據背后:新能源與燃油體系并行推進
根據長城汽車最新披露的2025年6月終端銷量數據,公司當月銷售新車11.07萬輛,同比增長12.86%。其中新能源車型貢獻超3.6萬輛,維持年內較高增長節奏。
在產品層面,長城旗下新能源品牌如魏牌、歐拉與哈弗新能源分別在不同價格區間構建了從增程到純電的多技術路徑。尤其在城市通勤場景和家庭出行復合需求的細分市場中,長城通過對動力系統的差異化配置實現了部分消費人群的交叉覆蓋。
同時,燃油產品線依舊承擔著當前階段的基礎盤角色。例如,哈弗H6(圖片|配置|詢價)與坦克300等傳統動力車型在SUV細分市場仍具穩定出貨表現,為品牌維持整體銷量規模與現金流安全提供支撐。
人才策略與產品策略協同,內部結構轉型加速
“35+計劃”的發布,顯然不僅僅是年齡標簽化的人才引入通道,更可視作長城汽車對組織體系適配新能源技術轉型與國際化能力拓展的底層調整。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進入深度運營階段,產品邏輯早已從單一電驅結構過渡至平臺架構、座艙智能化、軟件定義等多維復合結構。長城在此階段需補足的不僅是產品能力,更是懂技術、會落地、能組織的人才支撐。而35歲以上的群體,恰恰具備項目執行經驗、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與跨領域技術整合視野。
尤其在面對跨市場文化與供應鏈治理問題時,擁有本土與海外產品運營經驗的中高齡人才,將成為長城布局東南亞、中東及歐洲電動車市場的重要支撐要素。
從“人”到“車”:新能源戰略如何落到實處?
從動力技術路徑看,長城汽車目前已構建以Hi4架構為代表的電驅平臺,并在魏牌、哈弗新能源等品牌中試點多擋位混動系統、熱泵空調、智能域控架構等新一代產品技術。
此外,產品智能化程度提升也對團隊結構提出要求。座艙系統從傳統人機界面升級為包括語音識別、多模交互與車云連接能力的交互生態。這一過程中,長城對軟件、電子架構、芯片適配等環節的人才需求顯著上升。而以35歲+工程與研發人才為主體的跨學科群體,正是智能電動化進入2.0階段的支撐力量。
2025年8月5日,走進長城汽車創新技術展,歡迎大家關注
長城汽車啟動“35+計劃”,是其在邁入新發展周期中,對產品、組織與技術結構三者聯動的一次實質調整。它釋放的信號并非簡單的“吸納經驗”,而是圍繞“電動+智能+全球化”重新調整企業內核能力。在銷量穩定增長、品牌矩陣逐步優化的基礎上,長城如何在組織機制上實現與技術方向的協同,將決定其在電動化深水區能否站穩腳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