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胡群
經濟觀察網訊 近年來,隨著信托“三分類”改革的深入推進及市場需求的持續擴張,保險金信托業務在中國財富管理市場中迅速崛起,正成為行業發展的新增長點。
據中國信托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財富管理服務信托規模已超過1萬億元,其中保險金信托規模達到2703億元,占比超過26%。而據業內進一步測算,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保險金信托在財富管理服務信托中的占比攀升至38%。
日前,中國信托業協會在西安市組織召開《保險金信托業務指引》集中編審會。參會人員包括中國信托業協會領導,中信信托、中誠信托、山東國際信托、華寶信托、外貿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代表,保險公司專業人士以及律師事務所相關專家。此次編審會的召開標志著保險金信托業務規范化發展進入了新階段。
據悉,《保險金信托業務指引》從指導各信托公司開展保險金信托業務的角度出發,秉承務實性、可操作性、前瞻性原則,制定保險金信托業務展業標準,建立受托人履職能力,明確受托人職責邊界,規范受托人有償服務。
當前,面對保險金信托市場的巨大潛力,中國人壽、平安人壽、人保壽險、太保壽險、新華保險、泰康人壽等40余家壽險公司,以及平安信托、中信信托、中誠信托、山東國際信托等30多家信托公司紛紛積極投身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各金融機構間還構建了“保險+信托+銀行”的多維協作模式,顯著提升了服務效率與效能。
業內專家表示,隨著行業發展的需要和相關制度的不斷完善,我國保險金信托業務將進一步迎來爆發式增長。保險金信托作為保險與信托結合的產物,具體指投保人以財富保護、傳承和管理為目的的創新安排。投保人將其投保的年金保險或終身壽險合同的相關權利作為信托財產,成立保險金信托。當保險合同約定的給付條件發生時,保險公司將對應資金劃至約定的信托專戶。信托公司按照信托合同的約定對委托財產進行管理、運用和處分,并將信托財產及信托利益分配給信托受益人。
這一創新安排不僅融合了信托的風險隔離、財富傳承功能,還充分發揮了保險的杠桿、風險管理及保障等核心優勢,形成了“1+1>2”的協同效應。以中信信托為例,其與中信銀行、中信保誠人壽攜手落地了一單總保費高達1.2億元的信托投保保險金信托項目,信托財產由“保單+現金”靈活組成,開創了我國億元信托投保模式的新紀元。而平安信托則憑借全流程線上化系統的支撐,早在2019年便實現了保險金信托業務的全面線上化,并在2024年創下了單月設立超5000單的業內新紀錄,彰顯了數字化技術在保險金信托業務中的巨大潛力。
保險金信托的迅猛發展,除了得益于政策推動和市場需求的升級外,其獨特的市場定位也功不可沒。相較于家族信托動輒千萬元的高門檻,保險金信托的設立門檻通常在100萬至300萬元之間,理論上甚至可低于100萬元,精準覆蓋了中產及富裕家庭對財富保障和傳承的迫切需求。這一特性使其成為高凈值客戶試水財富管理工具的理想選擇。
保險金信托的崛起,不僅是金融工具的創新,更是財富管理理念的深刻變革。它將保險的保障功能與信托的傳承能力深度融合,為中產及高凈值家庭提供了兼顧安全性、靈活性與長期性的財富管理解決方案,開啟了財富管理的新篇章。
未來,隨著中國信托業協會最新編審的《保險金信托業務指引》的落地實施,以及金融機構在產品設計、客戶服務、技術賦能等方面的持續深耕,保險金信托有望成為財富管理領域的核心支柱。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胡群
金融市場研究院院長 主要關注銀行、消費金融領域市場動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