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上午,張店區(qū)少兒圖書館精心策劃的“艾草古韻·薄荷新膏”艾草薄荷膏制作體驗活動,在讀者的熱情參與和歡聲笑語中圓滿結束。這場融合了傳統(tǒng)智慧、本草知識與動手樂趣的文化體驗,不僅讓大小讀者親手調制出屬于自己的“天然守護”,更讓古籍里的草木芬芳在現(xiàn)代生活中煥發(fā)新生。
活動伊始,文化志愿者趙杰便引領大家開啟了一段奇妙的植物探秘之旅。一株株常見草木背后的文化密碼與科學奧秘被徐徐揭開,讀者們聽得入神,原來這平凡的艾葉竟有“溫經(jīng)通脈”之效,而清涼的薄荷則被譽為“天然清涼劑”,古籍中的智慧穿越時空,在今日圖書館里依然鮮活如初。
制作環(huán)節(jié)將氣氛推向高潮。館里為大家精心準備了新鮮的艾草、薄荷葉以及橄欖油、蜂蠟等天然原料。在趙杰細致講解下,大家紛紛化身“小小藥師”:將艾草、薄荷葉撕碎,用藥碾、小磨盤磨碎,耐心進行隔水加熱,讓植物中的有效成分融入橄欖油中,空氣里彌漫著草本特有的清新藥香。
待油冷卻后,將融化的天然蜂蠟緩緩倒入精華液中,不停攪拌至均勻融合,再趁熱注入小巧的鋁盒。隨著溫度下降,散發(fā)著沁人心脾香氣的固體藥膏逐漸成型。
活動現(xiàn)場氣氛溫馨而熱烈。孩子們在家長協(xié)助下專注操作,感受著從植物到成品的奇妙轉化。小小一盒艾草薄荷膏,承載著對傳統(tǒng)的珍視以及對健康生活的追求。此次活動,是圖書館在推廣傳統(tǒng)文化、倡導綠色生活方面的一次生動實踐。活動以“手作”為橋梁,連接起古籍里的智慧與當下的生活日常,讓讀者在親身體驗中深化了對中華優(yōu)秀本草文化的認知與認同。
(大眾新聞·魯中晨報記者 楊峰 通訊員 李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