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預防和減少重新犯罪,切實提升教育改造質量,7月9日,靜安區司法局、民盟等社會力量,走進上海皖南飛地——白茅嶺監獄,開展“黃絲帶”幫教活動暨《半盞青綠》情景劇大墻首演。本次活動聚焦服刑人員回歸社會核心需求,整合優質資源,創新幫教形式,通過法治引領、技能幫扶、矛盾化解、豐富資源、藝術感召多維發力,為高墻內注入法治陽光與社會溫情,鋪就新生之路。
解決刑釋人員就業謀生難題是幫教工作的關鍵環節?;顒蝇F場舉行了“‘連心橋’工作站技能培訓項目簽約儀式”。在與會人員的共同見證下,靜安區司法局、白茅嶺監獄與民盟靜安區委三方鄭重落筆簽約。該項目將精準對接市場需求和服刑人員特點,引入推拿師、調飲師等市場急需、就業前景廣闊的實用技能課程。通過建立“監內培訓+技能鑒定+出監推薦”一體化銜接機制,旨在有效提升服刑人員的就業競爭力與自食其力能力,真正實現“授人以漁”,打通回歸社會“最后一公里”。
為創新監所治理模式,將矛盾化解端口前移,活動現場成功簽署了“人民調解進大墻合作協議”。靜安區司法局與監獄雙方代表共同簽約。未來,經驗豐富的專業調解員將定期走進監區,協助監獄化解服刑人員之間的日常糾紛,調處其與親屬間的情感隔閡與積怨,有效疏導改造壓力,修復受損的社會關系和家庭紐帶,營造更為和諧、穩定、積極的改造環境,為服刑人員安心改造、重塑自我提供心理支持。由靜安區司法局聯合各律師事務所組成的法治講師團走進監獄,緊密圍繞憲法、刑法、民法典等基礎法律及刑釋人員權益保障、職業規劃等關鍵內容,開展精準化、菜單式授課,著力提升服刑人員法律素養和規則意識,為其知法守法、順利融入社會筑牢思想根基。
現場,靜安區教委與監獄教研室簽約共建,開啟了教育資源與特殊領域教學的深度融合。同時,靜安區教委協助建立教學督導機制,從課程設置、教學評估等方面提供專業支持,進一步豐富監獄教學活動,推動獄內文化課程更貼合教育規律與需求,進一步充實獄內教育資源,以高質量教育助力罪犯教育改造工作提質增效。
由靜安區司法局、靜安民盟帶來的《半盞青綠》原創情景劇點燃了活動的高潮。該劇取材于真實的幫教案例,以藝術化的手法深情講述了主人公從迷失歧途的沉淪,到藝術矯治的重新塑造,再到社會力量的溫暖幫扶,最終幡然醒悟,以一技之長走向新生的動人故事。演員們真摯投入、富有張力的表演,讓許多服刑人員深受觸動,現場掌聲經久不息。
白茅嶺監獄黨委書記,監獄長唐傳貴表示:“‘黃絲帶’象征著寬恕、接納與期盼,社會力量走進監獄開展多維度幫教,就是要將法治的威嚴、技能的鑰匙、調解的溫情、知識的火種和藝術的感召帶進監獄,幫助服刑人員真誠悔罪、積極改造、掌握本領。我們期待,每一名迷途者都能珍惜機會,努力新生;更期待社會各界共同編織這張守護平安、促進和諧的‘社會幫教網’,讓飄動的黃絲帶成為照亮回歸之路的溫暖燈塔?!?/p>
原標題:《引入技能培訓、人民調解、藝術矯治多維資源,白茅嶺監獄構建內外銜接幫扶體系》
欄目編輯:顧瑩穎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曹博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