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上海豫園商城、有著“海上第一茶樓”美名的湖心亭茶樓,經(jīng)過歷時兩年的保護性修繕,將于7月11日起正式向公眾開放。
歷史上,湖心亭茶樓最重要的一次擴建在1924年,商人劉慎康接盤湖心亭后,加建了一個長方形的水榭式建筑,從而形成了今天湖心亭的格局。改革開放后的1982年,湖心亭茶樓再一次大整修,竣工后的茶樓保留了古樸典雅而玲瓏秀美的外觀,內部裝修也更具書香氣。2023年10月,湖心亭茶樓營業(yè)移至豫園老街,原址又開啟為期近兩年的保護性修繕工作。
位于一樓的歷時成列展。
為建筑“老人”作經(jīng)絡調理
坐落于豫園商城九曲橋畔的湖心亭茶樓,最早可追溯至500多年前的明代嘉靖年間,其前身為豫園主人潘允端所建的園林景觀“鳧佚亭”。1784年,青藍布業(yè)商人在鳧佚亭舊址集資重建,更名“湖心亭”。1855年開始,它成為上海最早的商業(yè)茶樓,在其170年的茶樓經(jīng)營史中,文人墨客在此匯聚,國家政要品茗聞絲竹,全榫卯結構的建筑和傳承至今的非遺茶藝,為其增添了文化地標與商業(yè)傳承的雙重價值。
湖心亭茶樓是一座木構架建筑,歷經(jīng)歲月滄桑,地表沉降不可避免地帶來木構架建筑的歪閃問題。為此,修繕團隊采用了“打牮撥正”的工藝,它通過戕桿頂升、鋼絲繩牽引,如中醫(yī)正骨般將錯位的木構件緩緩歸位。“這不是在修復建筑,而是在為一位建筑‘老人’做經(jīng)絡調理。”湖心亭茶樓主理人戎新宇向記者介紹。在保護性修繕的過程中,上海交通大學曹永康教授領銜的團隊、上海工藝美院建筑遺產(chǎn)傳承中心的師生們都深度參與,例如,為了更換湖心亭茶樓屋脊上那些損壞嚴重的脊獸,工藝師采用定制扁鐵、纏繞銅絲進行固定,并按照原樣形狀進行塑形,最終讓一個個脊獸泥塑又生動地“復活”了過來。
湖心亭茶樓為木構架建筑。
本次保護性修繕過程中,豫園商城還特邀曾參與故宮文化創(chuàng)意項目的國際設計大師梁建國擔綱內裝設計。梁建國介紹,湖心亭茶樓的保護性修繕與他以往參與的項目有很大不同,一方面它是歷保建筑,有著嚴格的修舊如舊要求;另一方面,它還需注入更多時代氣息,為傳統(tǒng)茶樓轉型為新時代“城市會客廳”做好硬件承載。“比如這些桌椅,除了伊麗莎白女王和大文豪巴金的坐席還是原來的老物件,其他的桌椅使用了更簡約風格的新中式家具。另外,為呼應茶樓和九曲橋湖水的意境,內裝設計采用了大量花梨木色、哥窯裂紋燈飾等東方美學元素。”
周一早茶消費低至10元/位
修繕一新的湖心亭茶樓,一樓有成列湖心亭碑記、老物件的小型展覽;二樓有評彈區(qū)、茶器展示區(qū)、VIP包房,檔次明顯要比修繕前提高,是否消費價位也水漲船高?
主理人戎新宇介紹,為了讓老茶客們依舊能來此盡興,湖心亭一樓設有平價早茶場,上午8時30分至10時時段,每位68元,包含一壺茶水和一件點心,10時以后,每位88元;每周一還有特價早茶場,每位僅10元。“我們一樓除了服務在地居民和普通游客,還要吸引青年消費,比如會增加新中式茶飲、特調飲料,還會使用新潮茶器,吸引他們駐足。”
而二樓則推出了文人風骨、非遺匠心、女王尊享三大非遺系列茶飲。“湖心亭茶樓的茶藝是黃浦區(qū)非遺,我們采自全國各地的名茶,則都由當?shù)胤沁z傳人手工搓制完成。”戎新宇說,三大非遺系列茶藝價位從入門級188元一位到1288元/三位的“女王套餐”不等,前者每位配有兩份水果、兩件點心和一壺茶,后者則包含老字號綠波廊的9款特色點心,它們“復刻”當年伊麗莎白女王訪問時的菜單,還將奉送專業(yè)團隊的拍照服務。
茶樓2樓的非遺系列茶飲,含兩份水果、兩件點心。
“明天,我們就將正式對外營業(yè)。截至目前,已有20多家旅行社預定了7月份的茶位,預計當月將有二三百名境外旅客光臨,為此,我們還引進了多名會外語的茶藝師,從而讓湖心亭茶樓這張上海名片更加閃亮。”戎新宇說。
原標題:《170歲湖心亭修舊如舊重新迎客,每周一早茶低至10元/位,還賣新中式茶飲》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吳衛(wèi)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