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城北大約4公里處,有一處著名的國家4A級旅游景區,名為羑里城。這片遺址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文化底蘊深厚,走進這里,仿佛時光倒流,穿越數千年,回到那個遙遠的古代,令人心生寧靜與敬畏。
羑里城遺址蘊含了從龍山文化到商周時期豐富的歷史遺跡,地層文化斷面厚達7米,清晰可見。透過這些斷層,人們能夠直觀地感受到遠古時代人們的生活場景和居住環境,猶如一幅生動的歷史畫卷展現在眼前。
如今,羑里城遺址呈現出一座南北長約105米,東西寬約103米,距地面高約5米的高臺形態。高臺上栽種著數十棵參天松柏,蒼翠挺拔,其中矗立著一座文王廟。這座廟宇是后人為了紀念周文王而建,多次遭受破壞又重修,目前所見的建筑多為明朝嘉靖年間修葺而成,歷經滄桑卻依然巍然屹立。
若僅從表面看,羑里城似乎與其他古代遺址無異,難以讓人感受到其獨特之處。但若深入探究其文化內涵,則會發現羑里城獨具特色,堪稱罕見。這里不僅是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的第一座國家監獄所在地,更是聞名全球的周易文化發源地。每年吸引無數游客前來朝圣,羑里城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享譽海內外。
監獄,顧名思義,是關押犯人的地方,那么這座歷史最早的監獄究竟關押過誰?答案是周文王姬昌。姬昌是歷史上極具聲望的人物,他在羑里城被囚禁了整整七年。盡管年事已高,但他并未因此消沉,而是潛心鉆研伏羲八卦,推演出了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完成了影響深遠的巨著,至今仍風靡全球。
那么,這座羑里城監獄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故事呢?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商紂王,因荒淫無道、暴政殘酷而臭名昭著。他沉溺酒色,酷刑頻施,使百姓苦不堪言。然而,商紂王并未悔改,反而加劇了對民眾的壓迫,整日與寵妃妲己廝混,揮霍享樂,彰顯其及時行樂的人生態度。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商朝西部一個小諸侯國周國卻一片安寧祥和,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幸福。周國君主季歷是一位頗有作為的君王,他在位期間國力強盛,兼并周邊戎狄部落,取得顯赫戰績。季歷的擴張自然招致商紂王猜忌,早在商紂王之前,商王文丁便以封賞之名召其入殷都囚禁,后以莫須有罪名將其殺害。
季歷去世后,姬昌繼位,即后世尊稱的周文王。姬昌延續季歷的仁政政策,勤政愛民,廣納賢才。許多在商紂王統治下無法施展抱負的臣子紛紛投奔周國,姬昌一視同仁,重用人才。個人生活上,他樸素勤儉,不以權貴自居,常穿平民衣裳,甚至親自下田勞作,早起晚睡,兢兢業業。
消息傳至商紂王耳中,自然引起了他的猜忌。商紂王身邊的讒臣借機誣陷姬昌,稱其積累威信不利于商朝統治。商紂王遂下令將姬昌逮捕,囚禁于羑里城監獄。
盡管姬昌被囚,周國并未因此衰落。周國人才濟濟,姬昌之子姬發在姜太公呂尚輔佐下,周國日益強盛。商紂王自以為掌控住了姬昌,未曾將其視為威脅。
羑里城的姬昌受盡折磨,甚至當商紂王將其兒子殘忍殺害并熬成肉湯時,他強忍悲痛飲下。此后,他每餐必吐,吐出了一個小山丘,后人稱之為“吐兒冢”,現羑里城遺址中即有此丘。
年邁的姬昌雖歷經磨難,卻未精神崩潰,反而愈發堅強。他將悲憤化為力量,潛心鉆研伏羲八卦。八卦是古人分類認識世界的哲學體系,蘊含大道理,包含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深邃思想。姬昌在監獄中潛心推演八卦,耗費心血,完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體系,并提出“剛柔相對,變在其中”的辯證法,推動了哲學發展。
七年監禁中,姬昌將研究成果匯編成書,完成了巨著《周易》。此書包蘊豐富哲理,是人生智慧的結晶,被后世奉為經典。盡管“卦”常被誤解為迷信,但《周易》實際上是一門深奧的自然哲學。
姬昌被囚期間,周國大臣仍積極營救,散宜生以重金購得騶虞、雞斯之乘、驪戎文馬及有莘氏美女獻給商紂王。紂王見美女,心情大悅,遂釋放姬昌。姬昌攜《周易》歸國,不久辭世。
后來,姬昌之子周武王姬發在諸侯支持下推翻商朝,奠定了周朝基業。羑里城的監獄和《周易》成為中華文化寶貴遺產。
近年來,《周易》文化復興,風靡全球,眾多學者深入研習。羑里城上的文王廟也成為游客必訪之地,周易文化不斷傳播開來。
作為中國第一座國家監獄,羑里城對周文王雖是一段磨難,卻也是傳統文化尤其是周易智慧的發源地。對此感興趣的朋友,不妨親自前往一探究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