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楓灣APP:最近,加拿大國家科學研究所(INRS)的一研究團隊發表在《歐洲化學雜志》上的研究發現,一類存在于許多植物中的天然分子經過編輯,有望為新一代安全、有效的HIV預防和治療藥物研發鋪平道路。
創造一種有前景的新型分子
白樺酸(betulinic acid)的抗病毒潛力早已被醫學和科學界知曉。白樺酸存在于多種植物中,在白樺樹皮中含量尤其豐富,而白樺樹皮是林業工業的常見副產品。但樺木酸及其部分衍生物在水中的溶解性很差,導致其在醫學應用上受到限制。水溶性差限制了其在人體內的吸收,并使其在醫學上的應用復雜化。
INRS中專門從事碳水化合物和天然產物化學研究的Charles Gauthier教授及其團隊的一項發現,可能顯著釋放這種分子的潛力。
Gauthier團隊研究了兩種天然分子:白樺酸和刺囊酸(echinocystic acid)。兩者都屬于三萜類化合物家族,具有相似的化學結構。
研究人員通過一種新穎且可控的方法,對這些分子進行了化學編輯,即將其連接到一種名為Lewis X的特定糖分子上,進而產生了新的嵌合化合物——皂苷
注:Lewis X在結構上與定義人類血型的糖相似。
這些皂苷在科學文獻中從未被描述過。它們在潛在的抗病毒應用方面具有多個優勢:
·比三萜類化合物顯著更易溶于水
·在生物環境中溶解良好
·對人類細胞和小鼠是安全的(其他類似物質可能有毒)。
最重要的是,它們能有效阻斷HIV的病毒活性
研究團隊觀察到,皂苷能夠阻止病毒利用某些碳水化合物特異性蛋白(在于免疫細胞DC-SIGN和L-SIGN上的Lewis結合蛋白)傳播到CD4+細胞(HIV的主要靶細胞)。
Gauthier教授表示,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即使在極低濃度下,這些是最有效的單價抑制劑,也能阻斷HIV這種傳播機制
這些能夠阻斷病毒進入免疫細胞的嵌合分子——感染的關鍵步驟——是首創。
開發潛力巨大
皂苷可以作為開發廣譜抗病毒藥物的基礎,這些藥物可以在感染的最早階段阻斷感染,例如在HIV的性傳播過程中。
INRS生物學博士研究生、論文第一作者Oscar Javier Gamboa Marin說:“雖然已知人乳汁中含有的低聚糖,可以保護嬰兒在早期哺乳期間免受HIV感染,但但很少有研究關注利用Lewis型碳水化合物抑制DC-SIGN和L-SIGN。我們是首個證明皂苷可以通過DC-SIGN和L-SIGN受體抑制HIV進入的研究團隊。”
皂苷的另一個有前景的特性是——能夠自發形成名為膠束的結構或整合到脂質體中。這可以進一步增強它們的抗病毒效果,特別是可以更好地靶向病毒感染細胞,研究潛力廣闊。
此外,由于DC-SIGN和L-SIGN蛋白也被其他危險病毒(如埃博拉、登革熱和新冠)利用,皂苷為開發針對這些疾病的廣譜抗病毒藥物開辟了新途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