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吉利汽車發布了半年成績單。
上半年累計銷售1409180輛,同比激增47%,其中6月乘用車銷量236036輛,同比增長42%,連續十個月站穩20萬輛高點。
基于上半年強勁銷售表現,吉利汽車率先且果斷將全年目標由271萬輛上調至300萬輛。
眾所周知,最近這幾年,任何行業的獲客難度值都在上升,汽車圈更甚。吉利汽車的表現稱得上逆市上揚。當然,我們可以用更宏觀的一些話來為之定性。
比如,是驚人的戰略定力與體系韌性讓吉利汽車在產業深刻變革期仍然保持了鮮活而旺盛的生命力。
然而,唯有更深入的剖析,方可認清“戰略定力+體系韌性”對吉利造車真正的價值和意義。
我們首先想解決第一個問題。
吉利上半年的傲人成績怎么來的?即,其底層的成長邏輯是什么?
技術,應該是首先觸碰到的維度。
截至目前,吉利不知不自覺已成為“全域AI智能化布局”的全球先行者。
過去半年,其代表作有三。
一是4月發布的神盾金磚電池品牌整合安全系統與高性能電芯,以行業首創的“電池油箱同步穿刺試驗”全面佐證了其安全冗余遠超國標。
另外兩個則是6月一并發布的“星睿AI云動力2.0”與“雷神(參數丨圖片)AI電混2.0”。它們不僅是技術性能的突破,更是驅動產品智能化迭代的底層引擎。
事實上,據中汽知識產權榜單顯示,2024年吉利在混合動力系統控制技術專利授權量等關鍵領域?勇奪全行業第一?。
吉利更成為全球首家斬獲ISO/PAS 8800道路車輛安全與人工智能國際認證的企業,同時摘得軟件質量“3A”認證。
這些權威認證背后,既是吉利將安全視為命脈的價值堅守,也是吉利“全域AI智能化之花”盛開的沃土。
除了技術維度之外,吉利在品牌維度上同樣頗有建樹。
吉利構建了層次分明、協同共振的金字塔矩陣。而實戰數據則清晰勾勒出各品牌分工。
銀河上半年狂銷548408輛(同比增232%),以星愿、E5等爆款牢牢占據10-20萬主流家用市場。“百萬銀河”的目標正在兌現。
領克上半年交付154137輛(同比增22%),01煥新版、新旗艦10 EM-P持續鞏固15-25萬中高端地位。
極氪則以44個月達成50萬輛豪華純電的“全球最快紀錄”,平均30萬元的高昂售價與近90萬元的旗艦天花板,彰顯其在豪華純電領域的不可忽略的話語權。
由此,吉利完成了覆蓋5萬至90萬廣闊區間的品牌布局,各品牌互不內耗,形成合力。
最后則必然回到體系維度上。
上半年,吉利海外出口銷量超18萬輛,6月單月達40011輛(環比大增33%)。
吉利品牌攜EX5閃電登陸亞得里亞海六國及希臘市場,全球覆蓋國家已達26個;
極氪不僅將009、7X引入香港并大受歡迎,更以能源全球化戰略同步鋪設充電網絡,攜手易充站在港接入2300+終端;
領克深耕歐洲,08 EM-P批量搶灘,01、Z20備受追捧。
不難發現,全球網絡與資源協同效應日益強勁,是今年上半年吉利在體系維度上最顯著的特點。
繼而形成了“產品出海”與“能源基建”、“品牌運營”三位一體的打法,從而構筑了難以復制的全球化護城河。
所以,吉利中期考漂亮的成績單并非憑空而來,其底層邏輯深深扎根于?前瞻技術布局、精準品牌矩陣與全球體系協同?三維支柱之中。
那么,如果繼續追問,又是什么樣的戰略思維引導吉利打造了如此堅實的底層成長邏輯?
所以,我們需要將頭抬起來,于高屋建瓴處,看吉利的發展方向。
《臺州宣言》適時進入視線。
2024年9月20日,吉利發布《臺州宣言》。
今天看來,無疑是吉利這艘巨輪穿越產業迷霧的燈塔。當然,“宣言”中的核心所指,也在上半年業績爆發中得到了最有力的實踐驗證。
比如,“戰略聚焦”與“戰略整合”直指效率核心。
吉利毅然收縮戰線,將資源傾注于汽車主業與關聯科技生態。
中國星系列在燃油車市場整體承壓下逆勢增長7%,上半年銷量超25萬輛,正是經典產品持續迭代、資源高度聚焦的成果。
而內部的深度整合更是產生了化學反應。
銀河星艦7 EM-i共享雷神電混技術,領克10 EM-P首發搭載與吉利共研的千里浩瀚輔助智駕方案。
當“技術池”的共享極大降低了研發冗余時,又快又好的創新方案就這樣落地了。
又如,打通了品牌間任督二脈的“戰略協同”。
宣言發布后,吉利、銀河、領克、極氪響應協同號召,在供應鏈、制造、渠道層面深度聯動。
銀河A7、極氪9X、領克10 EM-P等戰略車型在2025年密集發布并形成市場合力,避免了各自為戰。
中汽中心認證的“油電系統安全驗證”率先由銀河星艦7 EM-i斬獲,其搭載的神盾電池安全系統未來將賦能全品牌。
這種以體系之力鍛造的共性優勢,是個體品牌難以企及的。
再如,“戰略穩健”與“戰略人才”成為可持續發展的雙翼。
面對市場的狂熱與不確定性,吉利展現出難能可貴的定力。
全年目標271萬輛已頗具挑戰,基于上半年超預期表現才審慎上調11%至300萬輛,體現的是穩中求進的務實態度。
而持續加大的研發投入、“3A”全球認證的獲得以及1562項安全專利(中汽中心數據,中國車企第一),無不依賴于一支穩定、高素質的人才隊伍。
正是對人才的長期投入和對技術安全的極致苛求,奠定了吉利穿越周期、高質量發展的基石。
所以,當轉型的浪潮涌來,其實沒有一家傳統車企可以做到“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那么,《臺州宣言》就如同一盞明亮的戰略燈塔,照亮了吉利的轉型深水區。
?事實上,經歷了2025年上半年的吉利造車表現得愈發穩健。
當眾多車企在激進的“ALL IN電動化”與保守的燃油依賴中搖擺不定時,吉利上半年新能源占比51.5%的“油電均衡”結構,展現出兩條腿走路的強大生命力。
這種健康態,正成為其全球化征程的獨特加速器。
燃油車板塊,吉利汽車的優勢已經構筑起了全球化信任的基石。
其基本的敘事結構完整而堅固:吉利汽車在國內市場持續領先的穩定表現,為中國品牌出海樹立了強大的信譽背書。
海外消費者在選擇陌生的中國品牌時,吉利在燃油車領域積累的可靠性口碑,極大降低了其嘗試吉利新能源產品的認知門檻與信任成本。
新能源車板塊,吉利三大新能源品牌精準卡位不同價格帶與市場定位,形成了無死角的國際化產品攻勢。
銀河在中東歐、拉美以高性價比快速搶占大眾市場;極氪以顛覆性產品力和自建能源網絡強力叩開港澳、歐洲高端市場大門;領克則以歐洲設計基因與成熟PHEV技術深耕歐洲本土。
吉利汽車這種油電雙軌并行的健康狀態,進一步增強了自身抗風險能力。
我們知道全球汽車市場發展極不均衡,政策、基建、消費習慣差異巨大。吉利燃油車提供的穩定現金流和市場份額,為新能源業務在基礎設施薄弱或政策尚不明朗的新興市場提供了緩沖期和耕耘資本。
同時,新能源領域的技術先鋒形象又能反哺提升燃油車智能化水平與整體品牌調性。
當吉利汽車今年上半年的答卷徐徐合上之際,我們足以清晰地感知到,在穩健與創新交織的底色下,吉利正以清晰的戰略定力向外界傳遞一個重要信息:中國汽車的成長與蛻變,需要的不僅是速度,更是方向;不僅是單項突破,更是體系制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