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民藝術夜校楊浦文化藝術中心分校春季班圓滿收官,這場從4月持續到7月的藝術盛宴,不僅以19個點位、37門課程、444課時、累計受益達9192人次的教學成果刷新紀錄,更通過跨越年齡、職業的藝術聯結,書寫了一幅文化圖鑒。
跨越距離的藝術堅持
在楊浦文化藝術中心分校的課堂上,藝術不再是遙不可及的“高雅”,而是用熱愛被澆灌的日常。
京劇表演班的李先生每周驅車2小時從嘉定趕來,從“戲迷”蛻變為能演繹《貴妃醉酒》的“旦角”,他的故事印證著夜校的初心:藝術教育的“無門檻”與“有溫度”。
跨越年齡與國界的美育磁場
楊浦文化藝術中心分校春季班以“廣齡段、無門檻”為目標構建美育生態:“銀發族”在聲樂課上引吭高歌,在鋼琴前重拾歌唱夢;外籍學員如德國的M先生,在中國山水畫班從執筆生疏到臨摹寫意,感嘆“水墨里藏著東方哲學”。
白領、工程師、程序員等職業群體,在書法、插花、各類瑜伽和養生課程中找到藝術與生活的平衡。
課程覆蓋學生、白領、退休人員、外籍人士等多元群體,彰顯美育的包容性與吸引力。
教學點擴容與課程創新
為吸引更多年輕人,楊浦文化藝術中心分校將課堂延伸至企業園區與文化空間,智慧坊創意園開設葡萄酒品鑒課,以“藝術+生活”模式吸引都市青年;榮慶堂教學點推出香囊制作技藝,讓傳統非遺煥發新活力。
學校構建“傳統技藝+現代生活+藝術療愈+時尚運動”的全維度網絡課程體系。國畫、書法課憑借筆墨意境成為上班一族的減壓秘籍;琵琶五覺音愈中,撫弦、聞香、冥想、琵琶禪舞等多感官體驗,讓非遺樂器成為心靈療愈載體。
八段錦、傳統楊氏太極拳等傳統養生課程,以動靜相宜的課程安排成為現代都市人的解壓良方。
藝術不落幕
楊浦文化藝術中心分校秋季班
邀您續寫故事~
資料 |區文旅局
編輯 |文茜婷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