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俞朝翎(ID:yuzhaoling_yutou)
作者:俞朝翎
最近,有位朋友在后臺留言,說自己做管理很難,很迷茫,也很焦慮。
在公司,被員工吐槽看不見問題,只會定高目標,只會讓員工背鍋。被上級質疑沒能力,因為帶不出團隊,拿不到結果。被平級同事投訴,覺得他搶了資源。他覺得自己很難,做什么都無法改變。其實,做領導,難的事還有很多。
今天,就跟你分享6件當中層最難的事。
1
最難凝聚的,是人心
人心,是最復雜,最容易忽視,但又非常重要的一環。
有句話說得很對,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心,都是不一樣的,思維方式、價值認知、內心需求都不一樣,人心是最難凝聚的。
你想獲得員工的真心擁戴,絕非易事。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總能見到有些中層管理者,一旦坐上這個位置,就滿身“官味”,“官癮”大發。整天在團隊里,張牙舞爪,不可一世,逐漸淪為沒有感情的管理機器。但事實上,人是有溫度、有情感的。你想拿到好的結果,就必須凝聚人心。人心散了,隊伍肯定不好帶。人心齊了,才能勁往一處使。
《司馬法》中講“凡勝,三軍一人勝”。什么樣的團隊能打勝仗呢?三軍一人。千人同心,則得千人之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一千人一條心,一千個人的力量都可以釋放出來。一旦人心凝聚,就能發揮出強大的力量,這是其他任何東西都難以替代的。
當上中層,你一定要學會傾聽員工的真實想法,尊重員工的內心,關心他們的成長和發展。用實際行動證明,你是值得信任和追隨的人。
2
最難駕馭的,是情緒
管理者,也是人,也會有情緒。
但不同的是,一旦你坐上這個位置,你的情緒就不能像嬰兒那樣,一有不滿,就隨意發泄。你的每一次情緒波動,影響的不僅僅是你自己,還會影響整個團隊。
我見過很多管理者,非常容易情緒化,上一秒,還滿面春風,下一秒,說變臉就變臉。要知道,情緒,是會傳染的。往往在團隊中,“傳染”最快的,不是那些鼓舞人心、積極向上的能量,而是那些讓人消極、倦怠、心里不爽的事。情緒大于理智,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讓自己和團隊,陷入負面情緒的漩渦。你每發泄一次負面情緒,團隊中的每一個人,都會受到影響。
同時,人一旦受到了負面情緒的侵擾,是需要時間恢復的。短則幾個小時,長則兩三天,嚴重的長達1周甚至1個月。這期間,工作狀態、工作效率將會大打折扣。一個合格的管理者,首先會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管好自己的情緒,才可能管好團隊。情緒,不是用來發泄的,而是用來管理的。
駕馭好自己的情緒,你才能帶團隊走得更遠、更穩。
3
最難把握的,是人性
經常會有人問我:“你做了這么多年管理,你覺得管企業,什么是最難管的?”在我看來,管理最難的,不是管人,而是管理人性。為什么這么說?先講一個故事。
1778年,英國政府,雇傭私人船只運送犯人,按照裝船的人數付費,多運多賺錢。很快,弊端就出現了:罪犯的死亡率,非常高。英國政府絞盡腦汁地思考,降低死亡率的方法,包括派人監督,限制裝船數量等等,卻都實施不下去。最后,他們想出了一勞永逸的辦法,將付款方式變換了一下:由根據上船人數付費,改為下船人數付費。只有將人活著送達澳洲,才能賺到運送費用。很快,死亡率就降到了1%左右。有的船家,甚至為了提高生存率,還配備了醫生。
你看,這就是人性!有句話說得很對,流動的人心,不變的人性。
人心如流水,會隨著利益的變化而變化。而人性,是永遠不會變的。
那如何把握人性?有3個關鍵詞。
1.尊重
你要視人為人,把下屬看成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賺錢機器。
2.欣賞
人無完人,是人就會有缺點,要學會包容。
3.激發
管理并非控制,而是激發。每個人都有欲望,想讓馬兒跑,你得先讓馬兒吃上草。
管理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現人性的圓滿。
4
最難管理的,是期望
作為管理者,你是否有過這樣的困惑:無論你做得再好,總會有人不滿意,你很難滿足所有人的期望。
這是因為不同群體,有不同的立場、利益、期望。上級領導,希望你能推動團隊達成更高的業績目標。同時,他對你的期望,總是在不斷上升。你做一千萬的業績,他想要兩千萬。每當你完成一項任務或項目,新的更高要求,很快就會擺在你面前。
他永遠都是既要、又要、還要,如果你不能滿足他的期望值,你做得再好,在他眼里,也是不達標的。而下級員工,希望你能更多關注他們,得到更多的支持和激勵。
當你給予的東西,和他們期待的不一樣時,他們的工作熱情就無法被激發,實現目標的積極性就會越低。但事實上,既要滿足上級領導的期望,又要照顧員工需求,是幾乎不可能的事。特別是在利益訴求上,你的上級和下級,很多時候,就是一個蹺蹺板。一方獲利,就意味著一方會損失利益。
一個成熟的中層管理者,不會采取強硬手段直接壓制下級,也不會用虛偽的承諾去安撫上級。他會以一種更加成熟、更加穩健的方式,去平衡各方的利益與期待。
5
最難擺正的,是心態
絕大部分管理者,都會經歷這樣的階段:他們總是害怕員工犯錯,覺得員工效率低下,為了更快拿到結果,習慣擼起袖子,自己上手干,包攬了很多本來是員工的活。
早期,我也出現過這樣的情況。2003年,剛開始,我管的是金華區域團隊,手里不到30人。管理30人,我每天基本上,都可以靠體力就能完成工作,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提升團隊銷售業績上。整個金華團隊的業績,在全國范圍內,處于拔尖的水平。但當我升職管理江蘇大區以后,就變了。我的管理半徑,一下子從30人,突然擴大到了200~300人。人越來越多,我身上的“猴子”也背得越來越多。
每天忙得焦頭爛額,每天工作18個小時,也處理不完手頭的工作,業績增速遠遠低于其他區域。究其原因,是我養成了“保姆心態”。每天像個救火隊長,哪里有問題,就跑去解決。當你只有四五個員工時,這種方式還行得通。但人一多,每個人都甩一只“猴子”給你,那你就要瘋了。
即便你把事都干成了,員工也得不到成長。員工得不到成長,那他只能離你而去。因此,走上管理崗位,一定要擺正自己的心態,不要讓自己成為“保姆”,更不要讓自己背滿“猴子”。如果你什么事情都幫下屬干,那你更像是下屬,而不是管理者。
過度包辦,只會讓員工失去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長此以往,團隊只會越來越依賴你。
6
最難排解的,是委屈
我經常講,管理者的胸懷,是被委屈撐大的。一個人做到管理者的位置,委屈是常伴左右的。因為你上有老板,下有員工。你就像一塊夾心餅干,夾在中間,上下都要受氣。老板會說你執行不力,下級會嫌棄你的決策不行。
因為大多數人只看到了你的光環,他們無法理解你的壓力。他們甚至會覺得你玻璃心,對你所做的決策產生質疑和不滿。你說得再多,都不會有人理解,沒有人真正愿意去聽,也一定會有被冤枉、被員工錯怪的時候。作為管理者,你既要當爹,又要當媽。很多時候,你是出于好心幫助員工。但往往有時,卻適得其反,得不到員工的理解,容易委屈和崩潰。這些委屈和無奈,很多時候,很難排解,只能你自己默默承受。
一個人坐到管理的位置,委屈一定會常伴左右。一個人越成功,背后承受的委屈就越大。成為管理者,有委屈是很正常的,關鍵在于你能扛多大的責任,承受多大的委屈。沒有經歷過委屈,沒有經歷過波折,你肯定長不大,也難以讓更多的人信任和依靠,也很難成事。沒有一個將才,是不會經歷委屈和寂寞的。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承受委屈,是成長的必經之路。層級越高的管理者,受的委屈就越多。
最后,總結一下:當領導,絕非易事,它需要你付出更多的努力、承擔更多的責任、面對更多的挑戰。真正優秀的領導,不是駕馭他人,而是駕馭自己,駕馭內心和人性。
說明:發布并不意味著我們贊同其觀點,只為多一個視角看待問題,部分信息和圖片無法核準,如涉權益,煩請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有融資需求請加微信(FA_rzj),為方便備注,申請好友時請發送(姓名·城市·公司·職務)
- The End -
我們已經與阿里巴巴創新投資、達晨創投、高瓴資本、高榕資本、高特佳投資、戈壁創投、國新風投、國中創投、紅杉資本、華映資本、火山石投資、IDG、經緯中國、今日資本、紀源資本、君聯資本、聯想之星、藍馳創投、梅花天使基金、平安創投、啟賦資本、軟銀中國、賽伯樂投資、賽富基金、深創投、天圖資本、騰訊投資、五源資本、毅達資本、英諾天使基金、優勢資本、真格基金、浙商創投、中國風投、中國文化產業投資等近千家知名投資機構2000余名專業投資人建立廣泛聯系和合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