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無力屠的熱,落日著翅飛上山”,現(xiàn)在離入伏還有三天的時間,但是自從小暑節(jié)氣過后,這高溫天氣接踵而至,很多地方都出現(xiàn)高溫高濕的天氣,所以當進入到一年之中最熱三伏天后,高溫高濕的天氣可能還將持續(xù),因此平安舒服的過伏天是每年三伏天人們都要考慮的事。
這個周末7月20日就將正式進入三伏天,今年的三伏天雖然僅有30天的時間,但是防暑降溫依然不可掉以輕心,而民間在過三伏天的時候,也有很多的傳統(tǒng)和習俗,比如貼三伏貼、吃餃子和歇伏等。
“入伏要歇伏,不能床上躺”,7月20日歇伏,該怎么“歇伏”呢?莫忘老傳統(tǒng),平安過三伏。
什么是“歇伏”?
有過農(nóng)村生活經(jīng)歷的人都知道,每年一進入到最熱的三伏天,這個時候農(nóng)村飼養(yǎng)的雞鴨鵝這些家禽,因為受天氣的影響,都開始不愛下蛋,而這個時候農(nóng)戶也會想盡辦法給雞鴨鵝降溫和吃點營養(yǎng)高的食物,就是怕雞鴨鵝耐不住高溫而生病,所以這雞鴨鵝在三伏天里不產(chǎn)蛋,在農(nóng)村也被稱作“歇伏”。
雞鴨鵝這些家禽需要“歇伏”,在高溫高濕的三伏天里,人們也更應該“歇伏”,也就是盡量減少戶外高溫作業(yè),以及不做過于劇烈的運動,并且要適當吃點營養(yǎng)高和有助于防暑降溫的食物,避免高溫高濕的三伏天勞累過度出現(xiàn)意外,并且還要進行“冬病夏治”好好休養(yǎng),民間管這叫做“歇伏”。
該怎么“歇伏”?
進入到炎熱的三伏天以后,這個時候不是讓人躲在空調(diào)屋享受涼氣,“歇伏”也不是躺在床上不動,“歇伏”主要講究的還是“躲邪”,也就是入伏以后要“躲”這6種邪氣。
一,躲寒氣
進入到三伏天以后,因為高溫高濕的天氣里,人們會貪涼和吃冷飲等,這樣很容易讓身體被寒氣侵擾到,而這個時候如果不注意,那么很有可能給身體落下病根。
入伏以后的“歇伏”,主要講究的就是要躲寒氣,也就是不要久吹空調(diào),以及大汗淋漓的洗冷水澡,并且少吃寒涼的食物,避免寒氣侵入體內(nèi),而且這個時節(jié)經(jīng)常用熱水泡腳,可以幫助身體祛除寒氣。
二,躲濕氣
入伏以后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隨著雨水的增多,上蒸下煮的“桑拿天”會增多,這個時節(jié)濕氣會比較重,而身體也很容易受到濕氣的侵擾。
入伏以后要避免吃油膩重口味的食物,并且別坐雨后的樹木,這個時節(jié)可以多吃一些具有祛濕作用的食物,比如薏米、紅豆、羊肉和冬瓜等,幫助身體排除濕氣。
三,躲暑氣
入伏以后高溫天氣會接踵而至,這個時候正午時分是天氣最炎熱的時候,因此要減少戶外活動,并且不要做劇烈的運動,以免引起中暑。
入伏以后的高溫天氣里,可以適當吃些清熱解暑的食物,比如綠豆和苦瓜等,并且在高溫天氣里最好歇息一下,避免高溫天氣給身體帶來的影響。
四,躲邪氣
入伏以后老人常說的就是要防“暑邪”,這個時候高溫高濕的天氣里,人們喜歡找陰涼的地方避暑,或者夜晚開窗睡覺,這個時候很可能讓涼風和邪氣趁虛而入。
入伏以后人們盡量不要大汗淋漓后在十字路口吹風,并且午睡和晚上睡覺的時候不要吹穿堂風,避免被邪氣趁虛而入,給身體造成傷害。
五,躲病氣
入伏以后也是霉菌、病菌和害蟲的活躍期,這個時候飲食上要注意不要吃不新鮮的食物,以及不潔的食物,而且要避免去雜草叢生的陰暗潮濕處,避免被毒蟲和霉菌侵擾到。
入伏以后飲食安全是重中之重,并且要注重個人衛(wèi)生,勤洗澡和勤換衣服,出門的時候做好防曬和防蚊蟲準備,這樣讓自己免受霉菌、病菌和害蟲的侵擾。
六,躲怒氣
入伏以后因為天氣炎熱,很多人受天氣影響都會變得焦慮暴躁,而入伏以后是養(yǎng)心的關鍵期,這個時候講究的就是平復心態(tài)不動怒。
入伏以后盡量不要生氣和與人發(fā)生爭吵,凡事多忍讓一些,避免動怒傷身和生氣上火。
入伏以后“歇伏”,這是中國人順應時節(jié)養(yǎng)護身體的生活智慧,而“歇伏”不是躺在床上什么也不干,而是注重“躲暑邪”,并且積極調(diào)整好心態(tài),這樣平安舒服的度過這一年之中最熱的一段時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