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中國近代史的“劉鄧大軍”(即第二野戰軍)中,有五位戰功赫赫的高級將領在建國后被開除黨籍,其經歷與此古訓“良弓藏”形成微妙呼應。
這五位將領都是誰?這段塵封的歷史又是否隱藏著一段關于權力與忠誠的深刻博弈?
王近山(原第十二軍軍長)
王近山是湖北人,早年參軍只是為了吃一口飽飯,當時他還因年紀太小,不能上前線,只能給領導當警衛員。
之后隨著年紀漸長和戰火洗禮,再加上王近山自己的努力逐步晉升為軍隊的指揮員。
到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王近山帶領部隊作戰英勇、屢立戰功,深受組織信任,在新中國成立后被授予中將軍銜。
電視劇《亮劍》的男主李云龍便是以王近山的生平事跡為原型改編的,但王近山的個人感情生活卻并沒有像李云龍一樣順遂。
王近山和妻子韓岫巖的相識經過,類似于電視劇里李云龍和田雨。
韓岫巖是王近山在129師醫院治療的護士,兩人因戰爭相遇并迅速結為夫妻。
新中國成立后,韓岫巖發現王近山與妻妹韓秀榮關系密切,氣憤之下向組織舉報其“生活作風問題”。
盡管組織多次勸阻,王近山堅持與韓岫巖離婚,最終被定為“腐化墮落典型”。
不久后,王近山就因婚姻作風問題被開除黨籍,降為副軍級并下放河南農場勞動。
王近山在農場經歷過深刻反省后,再加上他的老戰友許世友向毛主席陳情。
“王近山能打仗,放農場太可惜!”才得以恢復軍職,但待遇連降三級。
1978年王近山病逝后,職務追認未果,只能葬于南京雨花臺功德園,在二十余年后,骨灰經中央特批才遷入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
尹先炳(原第十六軍軍長)
尹先炳被開除黨籍的原因和王近山一樣,都是生活作風問題,但尹先炳的“墜落”和“迷失”要比王近山嚴重得多。
尹先炳在早期革命期間戰功赫赫,參加抗美援朝之時,毛主席還親自接見,對他和其帶領的第十六軍寄予厚望。
尹先炳帶領的第十六軍,是志愿軍唯一完成全蘇式機械化改造的合成部隊。
裝備122毫米榴彈炮、坦克自行火炮團及獨立高炮營,火力達全軍最高水平。
然而,朝鮮卻成為尹先炳政治生涯轉折點,大家都知道抗美援朝期間我軍將士十分辛苦。
所以為了讓大家放松一下,會定期舉辦一些舞會類的文娛放松活動。
而尹先炳作為志愿軍唯一機械化軍指揮官,在參加過幾次舞會后,便沉迷其中。
他為了一己私欲將舞會頻率提升,親自帶頭跳舞,還要求軍部各級軍官必須出席,對拒絕參與者施壓批評。
據說尹先炳還以“文化教員”名義調入年輕女兵,部分女兵被要求整夜陪舞。
工作性質從文化輔導異化為娛樂服務,朝鮮民眾目睹第十六軍作風后嘲諷志愿軍“白天打仗晚上跳舞”。
1955年授銜時,尹先炳本應是中將(副兵團職),但因為他在朝鮮的作為,被降級授銜。
不久后又爆出,尹先炳借職務便利調任朝鮮女秘書至軍部,長期保持不正當關系,最終導致該女秘書自殺,引發中央進一步審查。
1956年,毛主席親自批示“同意開除尹先炳黨籍”。
陳云開(第十六軍政委)
說陳云開被開除黨籍之前,先給大家簡單說說我軍在軍中設置政委的原因。
政委制源于紅軍“黨代表”制度(1927年三灣改編確立),后借鑒蘇聯模式完善。
在團級以上單位(如集團軍),政委與軍長同為部隊最高首長,均屬正軍級,行政級別、待遇完全相同。
在分工方面可以籠統的說軍長負責打仗;政委主管政治思想及紀律監督。
軍長和政委雙方互為監督,尤其在后勤、裝備等易滋生腐敗的領域,雙主官制可降低決策風險。
陳云開當年是第十六軍政委,其出身、資歷以及革命貢獻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他革命早期貢獻如野菜救援被廣泛銘記。
但朝鮮時,尹先炳大搞舞會,且舞會物資供應優先保障(如調配稀缺食材、酒水),與前線戰士生活條件形成反差時。
陳云開不僅沒有制止,反而任其沉迷享樂(有說陳云開和尹先炳一起沉迷享樂)。
最終陳云開在1954年被撤職回國學習,開除黨籍,軍政委職務由吳保山接任。
謝富治(開國上將)
謝富治的情況和前面王近山、尹先炳因私人作風問題被開除黨籍不同,他是在特殊歷史時期參與政治陰謀活動,被開除黨籍的。
謝富治的早期革命經歷大家應該都有所了解,出身貧困,之后參加革命,一路從一個普通的紅軍戰士成長為開國上將。
在新中國成立后,謝富治曾主政云南,當時他剿匪穩邊,拒收群眾贈禮受到毛主席破格提拔執掌公安部13年,兼任國務院副總理。
但在政治動蕩期間,卻濫用職權,制造冤案,迫害老干部,一直到1980年才被重新審判(謝富治在1972年去世,葬于八寶山革命公墓)。
最終謝富治被開除黨籍,撤銷悼詞及一切榮譽。
劉豐(原第四十師師長)
劉豐早年曾是敵后抗戰先鋒,1955年獲少將軍銜,后任武漢軍區空軍政委,他的“政治失足”主要是“九一三事件”。
作為軍隊的高級政工干部,本應堅守該有的原則立場,結果卻將秘密會議的內容泄露,差點造成嚴重后果。
“九一三事件”后,劉豐于同年9月被免職并接受中央專案組審查。
隔離期長達11年,之后鑒于其革命戰爭時期貢獻,免予起訴但按師級干部待遇退出現役。
官方認定劉豐的行為“嚴重違反保密條例,喪失黨性原則”,成為晚年生涯污點。
結語
王近山、尹先炳、陳云開、謝富治和劉豐五人中,僅王近山一人重新回歸部隊并恢復黨籍。
他們五人遭遇雖契合“鳥盡弓藏”表象,但實質迥異,其案例既反映從嚴治軍的傳統,也印證了“守成難于創業”的歷史警示。
而王近山1970年重返部隊任職,也展現了組織對功勛將領的寬嚴相濟。
參考資料:
影像中的百年黨史:1947年 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2021-05-05,看看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