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租賃條例》昨天(21日)公布,將自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此次公布的《住房租賃條例》,涉及規范出租承租活動、規范住房租賃企業行為、規范經紀機構行為、強化監督管理、嚴格責任追究等內容。
在業內人士看來,《條例》的出臺,將更好地規范住房租賃活動,從居住環境、租賃關系、資金安全、權益落地和糾紛解決等方面為承租人提供全方位保障。
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 吳璟:《條例》進一步對地方政府在住房的租賃市場和租賃行業,這個偏市場化的領域,應該做什么、怎么做,給出了詳細指引。對于推動住房租賃領域的市場加保障齊頭并進、共同發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 李宇嘉:《條例》是為了促進市場高質量發展,穩定住房租賃關系,給市場傳達出重要信號,所有的參與方都有權利義務。
給予租房人全方位保障
目前,部分租賃房屋設施陳舊、衛生條件差、安全隱患多等問題屢見不鮮,其中“隔斷房”和“甲醛房”等現象尤為突出。
《條例》要求:
用于出租的住房應當符合建筑、消防、燃氣、室內裝飾裝修等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強制性標準;
租住人數上限和人均最低租住面積應符合相關標準,非居住空間不得單獨出租用于居住。
從源頭上保障承租人能夠獲得安全、健康、相對舒適的居住環境。
針對租賃關系不明確、不穩定等問題,《條例》規定出租人和承租人使用實名簽訂住房租賃合同,并要求出租人應當按照規定,通過住房租賃管理服務平臺等方式將住房租賃合同向租賃住房所在地房產管理部門備案。
同時,《條例》還賦予承租人一定的自主權,若出租人未辦理合同備案的,承租人可以辦理備案。用租賃合同和租賃備案保護承租戶權益和相對穩定的租賃關系。
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 吳璟:《條例》是很有針對性去建立管理制度,逐一加以整治。它對于出租人、租賃企業、經紀機構等主體的違法行為,都設定了具體的處罰措施,為有效治理住房租賃市場中的問題和亂象,提供了很有力的法律武器。
針對住房租賃企業、住房租賃經紀機構提供虛假房源、克扣押金等行為,《條例》要求建立住房租賃檔案,如實記載相關信息,并保證發布的房源信息真實、準確、完整、一致。同時,要求規范押金管理,明確從事轉租經營的住房租賃企業應設立住房租賃資金監管賬戶并向社會公示。
此外,《條例》還明確規定出租人應為承租人騰退租賃住房留出合理時間,且不得采取暴力、威脅或者其他非法方式迫使承租人解除住房租賃合同或者騰退租賃住房,保障承租人基本居住需求。
同時,通過構建多元化、多層次的糾紛化解體系,明確了承租人可通過協商、調解、仲裁以及訴訟等多種途徑解決租賃糾紛,有效破解了承租人“維權難”的問題,充分保障了承租人的合法權益。
建立住房租金監測機制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公布的《住房租賃條例》中,還有一項內容引人關注,就是明確要建立住房租金監測機制。
《條例》第二十九條明確提出:
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建立住房租金監測機制,定期公布本行政區域內不同區域、不同類型住房的租金水平信息。

業內人士表示,這一機制的建立,將有助于提高市場透明度,便于政府及時掌握市場動態,穩定市場租金。同時,定期發布租金水平也為租賃雙方提供參考依據,提升了交易的公平性,有助于推動市場朝向更加規范的方向發展。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 李宇嘉:有了這個租金的價格監測機制,對于出租人,租金應該定多少,對承租人來講,租金到底合不合適,如果有這個的話,我覺得它是一個準繩,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條例》的出臺,下一步的落實很重要。
一方面,地方要根據《條例》,結合當地實際,加快出臺地方性住房租賃條例,盡快在全國范圍形成完備的住房租賃法規體系。
另一方面,要強化監管執行力度,對有關出租人、承租人、住房租賃企業、經紀機構、網絡平臺經營者的違規行為,該改正的限期改正,該處罰的依法處罰。
來源:央視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