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是真涼透了!7月22日,三菱汽車連中國最后一家合資廠的發動機生產線都拆了,連廠牌都換成“沈陽國擎動力”,股東名單里再也摳不出三菱”倆字。
這事兒得從2023年3月說起,那時三菱先停了長沙工廠的整車生產,10月官宣不造車了,但還留著沈陽發動機廠這根獨苗。
結果剛撐滿一年,連這個發動機廠也停了。工商信息顯示,7月2日工廠改名換姓,接盤的北京賽苜和三菱半毛錢關系都沒有。
老司機都記得三菱多風光,80年代靠發動機技術殺進中國,沈陽航天三菱和東安三菱兩家廠,喂飽了半個國產車圈。
比亞迪、長城早年全用它家發動機,巔峰時路上三成國產車跳的都是三菱的芯。90年代帕杰羅更封神,政府單位搶著要,北京吉普產的帕杰羅Sport直接定義越野標桿。
可好景不長,2000年剎車油管事故召回,口碑一夜崩盤。后來和廣汽合資搞歐藍德、勁炫,2018年賣到14萬輛,偏偏撞上雷諾和日產聯盟內訌,新車研發全停擺,硬是啃老本啃了6年。
為啥混成這慘樣?就倆字:更新太慢了。
2024年中國電動車都賣瘋了,三菱還在折騰20年前的老發動機。沈陽廠去年產量暴跌到20萬臺,只有巔峰期的四分之一,客戶只剩眾泰這類邊緣企業。反觀比亞迪,早就電動化了,發動機搞都不搞。
但慢只是表象,根子上是“傲慢”。三菱在雷諾和日產聯盟里當小透明,中國區改個車燈都得等東京總部蓋章。國產車三個月能改款,三菱六年憋不出一款新車。
長沙工廠2022年產能利用率16%,4000員工天天擦空生產線,最后被廣汽埃安當白菜撿走。
更致命的是技術代差被碾成渣。當國產車用自研混動干出2000km續航、激光雷達實現城市NOA時,三菱連個流暢的車機都搞不定。
有供應商爆料:他們2019年還在用10年前的車規芯片,成本壓到極致,連ESP系統都減配!
老車主最慘,售后嘴上說管10年,現實是4S店大規模退網。北京某二手車商拎出臺帕杰羅:去年賣15萬搶著要,今年掛8萬無人問。
但三菱退場,恰恰給國產車上了三堂血淚課:
一是吃技術老本肯定不行。當年靠4G63發動機躺賺,結果比亞迪DM-i一出,三菱神機就廢了
二是更新換代太慢就完了。國產新勢力一周OTA升級一次,三菱改個中控屏等半年批文;
三是別想把中國當清庫存基地,拿換標電車糊弄人,真當消費者是韭菜啊。
回頭看,三菱像極了被時代踹下車的乘客,中國車市已變成高鐵,比亞迪一周收15萬訂單,小米SU7交付排到8個月后。
而三菱呢?六年不換代,還在賣2018款歐藍德。當對手用200km/h狂奔時,他還在以20km/h遛彎,不退出都對不起市場規則。
所以別哀悼了,騰出的產能早被瓜分干凈:比亞迪接手長沙工廠造海豹,埃安吞了廣州基地沖百萬銷量。至于沈陽發動機生產線,據說長城蜂巢動力正考慮著。
市場從不相信眼淚,只獎勵狠人。 三菱用40年興衰證明:在中國車市,要么玩命創新,要么徹底出局——沒有第三條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