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胖胖。
職場從來不缺契約精神,它只是選擇性地單向索要契約精神。
它要求勞動者守信,卻從不打算兌現應有的尊重與平等;它要求員工忠誠,卻從不保障員工的基本利益;它高談“契約精神”,卻把壓榨和道德綁架寫進了默認規則里。
這是一種越來越常見的用人傾向,正在以“契約精神”的名義,行“單向索取”之實。
這不是沒有契約精神,而是有選擇地把契約當成鐐銬。
在這個體系里,“用人單位”往往既想當裁判,又想當執行者,甚至還想當審判者。
可事實是,工作從來不是誰對誰的恩典交易。
雙方的平等,才是契約的前提。
衡量利弊,是人之常情。
哪里待遇好、離家近、發薪準時,就去哪里。
像前幾年,胖胖也有過這樣的對比,這不是自私,而是理性。
只有奴才,才會在壓榨里講忠誠;
只有用工權力化,才會在不對等中索要感恩。
7月22日,瀟湘晨報就報道出這么一則新聞:
一位2025屆應屆畢業生,在各大求職平臺上投遞簡歷,是最常見不過的應屆生找工作路徑。
他在投遞簡歷后收到了南京一家公司的面試邀請,對方HR和他進行了多次溝通。
但就在即將談妥之時,他了解到公司工資是“月底統一發放”,且上班地點距離他住所較遠,在權衡了薪資發放節奏與通勤成本后,他決定拒絕offer。
此時,雙方尚未簽署勞動合同,也未達成具備法律約束力的承諾。
但公司HR卻突然“變臉”,不僅指責他“撒網式求職、毫無誠信”,還放話“會在業內廣而告之”,言下之意就是要把他“拉黑”。
這件事最令人不安的地方,不是這位應屆生“拒絕了一個offer”,而是他拒絕offer的行為,竟然在職場規則之外,被賦予了“道德污名”。
要知道,這根本不是毀約,他們連約都沒立起來。
職場本就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企業可以挑人,個人也可以選崗。
在沒有簽署任何書面協議、沒有任何承諾的前提下,任何一方都有權利說“不”。
這不只是常識,更是勞動法的底線。
可我們可以看到,在現實中,這些用人單位卻動不動把這種正常行為定義為“沒有契約精神”“不值得信任”,好像員工只要動了腦筋、做了選擇,就是“背叛”。
這種心態背后,其實藏著兩個東西:
一個是對人才市場的傲慢,另一個,是對“權力慣性”的沉迷。
一個HR能大言不慚地放話“我們業內會廣而告之”,實際上就是在暗示他們具備某種隱形封殺權力,能夠操控這位年輕人未來在行業內的口碑乃至機會。
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幻覺”,而且它正在悄然蔓延。
從法律上講,HR沒有權力發起所謂的“封殺”;從職業道德上講,這種言論極其不當;從人性的角度講,這是典型的“我得不到你,就要毀掉你”。
確實,在部分行業的小圈子內,HR之間可能有交流群、共享表格,甚至互通“黑名單”。
據胖胖之前的見聞,原本這可能是為了防范嚴重失信的個案,比如蓄意詐騙或偽造信息的人。
但現在,它卻開始變成一種情緒工具,只要某個HR不爽,就能借此給求職者“穿小鞋”。
這與其說是“維護職業操守”,不如說是“濫用職權的自我狂歡”。
你能想象嗎?
一個剛步入職場的年輕人,要面對的不是工作內容,不是績效考核,而是一個個早就擺好審判席位的“道德法庭”。
說到底,這些HR并不是真的在捍衛什么契約精神,他們只是不愿意接受“不被選中”這個結果。
他們想要的,是一種“只有我能拒絕你,但你不能拒絕我”的絕對話語權。
而“契約精神”四個字,在這種人嘴里,只是用來包裝這種情緒權力的幌子而已。
但一個健康的職場秩序,從來不是靠“封殺”塑造的。
也不是靠“道德壓迫”維持的。 它靠的是彼此尊重。
一個崗位給不給offer,是企業的自由。
一個人接不接受offer,是個人的自由。
只要在合法合理范圍內表達了意愿,沒有欺騙,沒有傷害,沒有強迫,那就沒有誰欠誰的。
工作是合作,不是服從。
契約精神,應該建立在平等和透明之上,而不是某方挾持道德高地,另某方沉默受辱。
在這個案例里,最該反思的不是年輕人選來選去,而是為什么會有企業敢于以“通報批評”的方式去干涉一個尚未建立法律關系的人的職業選擇。
總之,今天如果我們默認了這種“未簽約也要守忠誠”的荒唐邏輯,明天就可能變成“離職跳槽也要背負叛徒罪名”的帽子。
當然,像后者,胖胖是親身體驗過的。
在一個還沒上班就被“通報批評”的職場里,我們該問的不是:“他有沒有誠信?”
而是:“這到底是誰的規則?”
拆除那種“你不順從,就該被懲罰”的土壤。
讓所謂的契約精神,回歸它該有的樣子:
平等、自愿、互利、可退出。
這才是現代職場,最該寫進規章里的底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