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北京市西城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下稱“西城人社”)發布了關于北京冠領律師事務所(下稱“冠領律所”)的行政處罰案。
通報顯示,西城人社于2024年12月19日接到舉報稱,冠領律所涉嫌存在違反規定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違法行為。
經立案調查,冠領律所未按《北京市西城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調查詢問書》的要求報送相關書面材料,且經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仍未改正。
西城人社認為,依據《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三十條第一款第(三)項的規定,冠領律所的上述行為構成了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行為。
依據《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三十條第一款第(三)項和《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處罰裁量基準表》序號3的規定,西城人社決定對冠領律所作出罰款20000元的行政處罰。
另據西城區律協公布的2025年1月、2月“西城律師行業‘接訴即辦’工單受理情況通報”顯示,關于冠領律所的投訴件數均遙居當月之首。
律師行業的加班問題已非新鮮之事。“我從不加班,因為從不下班”,一句自嘲,反映了律師行業的現狀。
據“九派新聞”報道,2022年,一位法律從業人士接受《看天下》雜志采訪時感嘆,高強度加班基本是頭部甚至大部分律所的常態。他記得,之前去上海一家律所參加研討會時,發現他們的洗手間竟然帶淋浴房,這是為了方便通宵加班來不及回家的律師。
同一篇文章中,深圳一家著名律所內主做婚姻業務的年輕律師吐槽,訴狀多到根本寫不完,晚上十點多到家,還要抱著電腦繼續工作到凌晨。瀕臨崩潰時,她常常發誓,第二天就去提辭職。
有律師表示,會把很多工作帶到家里,周末也會加班,“下了班,客戶照樣不分時間打電話給我,別人看我好像回家了在休息,其實當時我可能在忙著回客戶郵件,似乎我今天并沒有談下來一個客戶,沒有去律所上班,其實我腦子里都在想一個刑事案件辯護的突破口”。
“公益普法熱線”
由北青網法治研究院牽頭,中國商報“尚法新聞”、中國企業報企業合規與治理研究院、新黃河客戶端、指尖新聞等多家媒體聯合發起,“法度研究院”獨家支持的“公益普法熱線”正式上線運營。
“公益普法熱線”采取團隊輪流值班模式。公益普法律師團隊將依托北青網平臺,向社會公眾提供免費的法律咨詢服務,解答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問題。
對于經濟困難或特殊群體,“公益普法熱線”的值班律師團將提供免費的法律援助,幫助他們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