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正在迎來一劑名為「新棚改」的猛藥。
4096億專項借款,52個城中村,已經在加速落地中。
這事很早之前我們就聊過,全網首發,現在再提,是因為形勢更明朗了。
52個城中村,具體包括哪些,借款額度各自有多少,有一份詳盡的清單。
全市11區,都有項目,改造難度系數更大的中心區,占了21個。
額度方面,具體的不方便說太多,但可以透露的是,不是撒胡椒面,很多項目都是百億級,天量資金砸下。
不過,這里要先說一個前提:
廣州的城中村改造,無論是數量,還是專項借款授信金額,全國都沒有其他城市能掰手腕,在官方的計劃里,就是要以非凡的力度推進。
但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推進不了一點,去年很多項目說要改,但大部分都沒什么實質性動作,前期得不能再前期。
不是政策不支持,也不是錢不到位,是有錢不敢借,借了也不敢花,怕風險太大,算不過賬,預期收益不夠。
但廣州也出招了。
一是擴大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使用范圍,如用作存量商品房收購安置等,提高企業居民積極性;
二是適當“施壓”,52個城中村改造項目專項借款額度申領、使用情況,是有KPI在的,完成量,完成率都有排名,直接和考核掛鉤。
借錢不積極,思想有問題。
花錢不到位,覺悟已掉隊。
4000多億專項貸款,將不再是一個簡單的賬面數字,而是真金白銀要投向廣州城中村改造的,形成實物工作量的。
注意,這部分資金,是有撬動作用的。
據統計,專項借款授信額約占所涉及城中村項目總投資的78%,4096億專項借款,保守來算,可直接撬動的資產規模,也要到5000億以上。
這樣的杠桿效應,足以在樓市激起不小的漣漪,路徑與上一輪棚改類似,但是是新型棚改。
之所以說是新型,是因為當下的城中村改造,走的是“依法征收,凈地出讓”的新模式,強調公益性,無論是補償標準還是量級,與以往市場化模式下的棚改,都大不相同。
但在貨幣化安置(包括房票)的趨勢下,依舊能夠幫助樓市去庫存。
一些嗅覺敏銳的商品房,已經開始行動起來了,面向周邊的拆遷戶給予安家補貼,借助舊改,精準去化。
拆遷,是真的可以拉樓市。
對于居民來說,落差肯定會有,一夜暴富夢碎。
但放眼整個廣州,現在還沿用市場化模式,且正常推進的舊改,也沒幾個了,畢竟舊模式的前提,本就基于樓市的上漲預期,用時間換空間,當樓市牛市不再,自然也不可持續,遇到房企資金鏈問題,說躺平就躺平了。
新模式下,有國企執行,國家資金兜底,不會爛尾,也最大限度調動資源和各職能部門的協調合作,打破部門利益和山頭主義,改造周期也更可控。
為什么這么說?
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利率雖然低,但借了也是要還的,期限一般不超過5年。
這意味著,至少5年內,就得把項目拆出來,騰空土地實現出讓收入,改造主體肯定是能快則快,不會主動拖沓。
獵德改了3年,楊箕改了7年,琶洲改了8年,5年左右的周期尺度,已經算很短了。
廣州是鐵了心要搞新型棚改的,最近這么多補償方案出來,這個趨勢和輪廓更清晰了。
這輪城中村改造,力度和決心,遠比想象中更大,影響深遠。
幾個片區,是值得重點討論的。
1)黃埔。
從去年開始,為了破解改造難題,謀求國家資金托舉,很多項目,都在推進新舊模式的轉換。
像之前的洋田、鎮龍、蓮塘、五村七片、崗貝、山龍,以及最近的南崗等,都是典型代表。
專項借款的來源,是國開行,國家的錢,有明確的用途限制以及嚴格的監管要求,不可能企業請客,國家買單。
你看九佛五村七片,明確以“依法征收、凈地出讓”新模式推進后,去年就獲得了124億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授信,部分額度已用于收購存量商品住房作為安置房。
這是模式轉換的問題。
最近黃埔還在干兩件大事:
一是推動房票跨區使用,這個已經有政策支持,重點在于落地執行;
二是推動央企接手合作,比如中交城投(不是珠江春的四航局),計劃接手四個老黃埔的核心項目。
2)海珠,新中軸南段。
這個片區,會是珠城之后,廣州主城核心區連片開發,力度和規模最大的板塊,近期各種雷厲風行的征拆動作,相比大家也關注到了。
海珠段6公里,三滘、東風兩大啟動區,規劃已經通過了,計劃打造宜居宜業的活力社區典范,貫通中央綠軸,重塑城市形象。
對于板塊而言,除了住宅,還會新增商業、物業、商住地塊,以及2所小學,2所幼兒園,公交首末站等配套。
這兩個項目,是海珠城中村改造新模式的代表,專項借款授信額度高達185億,搞好了,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形成新模式下的人才儲備,具體的路徑,政策,都成熟了,剩下的一波推了。
| 廣州新中軸海珠段效果圖,最終以政府批復為準
在官方的計劃里,新中軸南段,赤崗、江海、南洲街道,每一個項目地塊,都是有節點安排的,最遲2026年,要完成征收。
聯同將來的建設量,接下來幾年,新中軸海珠段集中投入更將達上千億,對城市發展的推動力有著超長持久性。
到時,你將看見連片的城市界面更新,產業和配套升級換代,人口持續導入,以及由此創造的巨量樓市需求,這種增量隨著舊改持續產生。
3)白云,尤其是白云新城。
整個白云區,在這輪城中村改造中,很突出,項目最多,授信額度也是全市最高的,響應也很積極。
其重點,不只是老生常談的珠實羅沖圍片區,還有機場周邊,白云站,甚至是白云新城等。
在進行改造意愿征詢的白云新城蕭崗片區,今天也發布了詳細控規。
大量村地將調整為商地、宅地、教育、服務設施用地,要做產城融合的宜居新城,規劃用地面積約173公頃,規劃總建筑面積約335萬平方。
這個項目,從2010年開始,就開始籌謀舊改,但推進一直不太順利,現在也重回賽道了,由白云城發操刀。
連白云新城這么核心的地段都下決心要改,白云這一波,確實是動真格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