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需要搞關系、混酒場嗎?
日前,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法學會案例法研究會副會長何兵直言:“有的年輕學生被一些律師帶偏了,跟著老師給人送錢,因為其師傅就是給人送錢、搞關系的,天天在酒場上轉,天天靠關系、坑蒙拐騙?!?/p>
“打官司不如當‘掮客’,辦案子不如跑關系”。近年來,多數違法減刑案件中都有律師活動的身影,他們充當“掮客”,為罪犯和政法機關的公職人員牽線搭橋,運用法律知識幫助罪犯花錢換取自由身,甚至不惜炮制冤假錯案。
還有不少律師與法官沆瀣一氣,通過制造虛假訴訟牟利。曾有重慶檢察機關職偵局相關人士表示,在查處的法院腐敗窩案中,律師既是向法官行賄的主要人員,也是法官與行賄當事人的“中間人”,平均一個出事的受賄法官就會牽出5個以上的行賄律師。
對年輕律師而言,壓力大、收入低、缺乏尊嚴感等因素,也影響著價值觀和職業規劃,甚至只想短期內賺大錢、先把案子拿到手再說。
這種“案源至上”的想法,讓一些律師的價值觀出現了偏差:不去思考如何提高自身水平,而是整天想著怎么去拉關系;一些律師事務所在組配團隊時,也非常講究不同類型律師的搭配。
不少律師曾表示,律師行業有一個不良現象:心思不在業務上,在關系上;功夫不在辦案上,在勾兌上。
有的律師甚至認為,辛辛苦苦辦案子不如挖門盜洞找關系。一些司法人員和律師互相勾結、互相侵蝕,使得“潛規則”變成了“顯規則”,破壞了整個行業的風氣。
而潛規則的橫行直接導致一些好律師也被拉下水或者難以生存。畢竟,部分當事人在選擇律師時,會通過了解律師是否“有關系”,從而判斷律師是否有能力。
“對于我們來說,現在最大的任務是如何不斷地推出和培養年輕人,國家刑事辯護事業能夠走向正確的方向。”何兵教授認為,有些青年學子被部分律師帶偏了,跟著老師給他人送錢,因為其師傅就是給他人送錢、搞關系的,天天在酒場上轉,天天靠關系、坑蒙拐騙,“律師里面坑蒙拐騙的很多?!?/p>
何兵教授說,有的律師明明不認識某人,卻稱是自己的老朋友?!盎旧洗蟀缸又車陀序_子,當然,這些騙子并不都是律師?!?/p>
何兵教授希望帶著年輕人,或者刑辯事業,一起沿著正確的方向走。“一般來說,我會讓他們一起辦案子,有機會的話再推薦他們讀博士,堅定不移地推進年輕人往前走。因為長江后浪拍前浪,他就要把你打在沙灘上,他肯定把你拍走了,你與其被他拍走,還不如主動一點‘你來吧,你來吧’,但要帶好頭?!斗ㄍド系牧~刀》這本書就是大家工作的成果。”
何兵教授強調,千萬不要覺得律師帶年輕律師是單向輸出,實際上是雙向的??鬃诱f教學相長。只有和年輕人不斷地在一起工作,才能及時更新知識和汲取知識,使自己永遠在一線上。“我覺得有些我們的同齡人已經老化了。為什么老化呢?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天天跟教授們在一起,他們知識代是不對的。所以,我覺得我們永遠年輕,就源于此。”
“公益普法熱線”
由北青網法治研究院牽頭,中國商報“尚法新聞”、中國企業報企業合規與治理研究院、新黃河客戶端、指尖新聞等多家媒體聯合發起,“法度研究院”獨家支持的“公益普法熱線”正式上線運營。
“公益普法熱線”采取團隊輪流值班模式。公益普法律師團隊將依托北青網平臺,向社會公眾提供免費的法律咨詢服務,解答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問題。
對于經濟困難或特殊群體,“公益普法熱線”的值班律師團將提供免費的法律援助,幫助他們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