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與委蛇”是我們經常用到的一個成語,意為對人虛情假意,敷衍應付。這個成語特別的地方在于,“蛇”字不讀“shé”,要讀“yi?”。
為什么呢?
這要從這個成語的出處說起。
莊子
“虛與委蛇”出自《莊子·應帝王》中的一個故事。
故事說,鄭國有個叫季咸的巫士,善于相面,能看出人的死生禍福,鄭國人看到他,都害怕地逃開了。
列子看到季咸,為他高深的道行所迷,回來對他的老師壺子說:“原本我以為先生的道行是最高深的,現在才知道還有更高深的呢。”
壺子說:“我教給你的只是表面的道,真正的道還沒教給你,你就自以為得道了?你去請他來,給我相面看看。”
第二天,列子請季咸來給壺子看相,季咸看完相出來,對列子說:“我看你的先生神情怪異,面如濕灰,他過不了十天就要死了。”
列子哭著跑進去告訴壺子,壺子說:“剛才我給他展現的是心境寂靜,不動不止的樣子,他只看到我閉塞生機,明天你再叫他來看看。”
第二天,季咸再來給壺子看相,看完后出來對列子說:“你的先生幸好遇到了我,他有救了,我看到他閉塞的生機開始活動了。”
列子進去告訴壺子,壺子說:“剛剛我給他展現的是天地間的生氣,一線生機從腳后跟升起,他看到了我這線生機,明天你再叫他來看看。”
第二天,列子又邀請季咸來給壺子看相,這一次季咸出來說:“你的先生精神恍惚,我沒法給他看相,等他精神安寧的時候,我再來給他看相吧。”
列子又將季咸的話告訴壺子,壺子說:“這一次我給他展現的是沒有征兆的太虛境界,他什么都沒有看出來。明天你再請他來看看。”
列子
第二天,季咸來看壺子,尚未站定,就驚慌失色地逃走了。壺子說:”追上他!“列子追了出去,卻已追不上了。
列子回來,壺子說:“鄉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與之虛而委蛇。不知其誰何,因以為弟靡,因以為波流,故逃也。”——剛剛我展示了萬象俱空的境界,還沒有展示出我的根本大道。我只是無所執著,與他隨順應變,他看不出我是怎么回事,如草遇風披靡,如水隨波逐流,所以他逃走了。
列子這才明白壺子道行之高深。
《莊子》中的“虛而委蛇”,是一種虛己合道,隨順自然的境界。成玄英《莊子疏》中說:“委蛇,隨順之貌也。至人應物,虛己忘情,隨順逗機,不執宗本。”郭象《莊子注》中云:“無心而隨物化。”
這里的”委蛇“,意同”逶迤“,因此,“蛇”應讀“yi?”。
后來,“虛與委蛇”演變成了一個貶義詞,表示虛偽敷衍的意思。
關于“委蛇”這個詞,明代浮白齋主人《雅謔》中記載了一個笑話故事。
故事說,北宋的歐陽修,娶了薛家的大女兒,后歐陽修喪妻,又續娶了薛家的小女兒。歐陽修有個朋友,叫劉原父,他年老時再娶,歐陽修便用漢代劉晨入天臺山采藥得配仙女的傳說典故,寫了一首詩調侃劉原父:
仙家千載一何長,浮世空驚日月忙。洞里新花莫相笑,劉郎今日老劉郎。
歐陽修
劉原父被調侃,自然要找回場子。
一天二人相聚,劉原父說:“從前有個老先生教童子讀書,讀到《詩經》中的‘委蛇委蛇’時,他告訴學生,這個‘蛇’字要讀作‘姨’,切記。第二天,童子上學路上,看到一個乞丐在耍蛇,看得興起,上學遲到了,老先生責問緣由,童子說:‘路上看到有人弄姨(蛇),我便駐足觀看,只見他先弄了大姨(蛇),又弄小姨(蛇),所以遲到了。”
歐陽修聽了大笑不已。
這個故事當然是瞎編的,歐陽修有三任妻子,第一任是恩師胥偃之女,第二任是諫議大夫楊大雅之女,第三任才是戶部侍郎薛奎之女。
事雖瞎編,可值一笑,看了這個笑話,就再也不會讀錯“虛與委蛇”的“蛇”字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