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白是隱藏的劍術高手:據《新唐書》記載,李白“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師從唐朝第一劍客裴旻,劍術造詣在文人中堪稱頂尖,曾“手刃數人”。
2、王維是“潔癖癥患者”:《唐國史補》記載,王維家中“凡居處必以水周繞,手不觸俗物”,庭院落葉必須立即掃凈,連茶具都要反復清洗,潔癖程度堪比強迫癥。
3、米芾是“石頭癡漢”:宋代書法家米芾見到奇石會下拜,稱石頭為“兄”,曾為求一塊靈璧石,不惜用珍貴字畫交換,被宋徽宗笑稱“米癲”。
4、蒲松齡考科舉考到70歲:寫《聊齋志異》的蒲松齡19歲中秀才,此后44年參加10余次鄉試均落榜,直到70歲才放棄科舉,堪稱“科舉最執著文人”。
5、謝靈運發明“登山鞋”:山水詩鼻祖謝靈運為爬山方便,設計了一種前后齒可卸的木屐,上山去前齒,下山去后齒,被稱為“謝公屐”,李白曾寫詩“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6、蘇軾兄弟同榜中進士卻差點被換名字:嘉祐二年科舉,蘇軾、蘇轍同榜及第,但主考官歐陽修誤以為蘇軾的文章是弟子曾鞏所寫,為避嫌將其列為第二,蘇轍則因試卷太犀利被降分。
7、唐伯虎是“科舉作弊受害者”:1499年,唐伯虎因卷入“會試泄題案”被革去功名,從此放浪形骸,其實他當時已是鄉試第一名(解元),本有望高中卻遭終身禁考。
8、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原稿差點被當廢紙:他死后手稿由子孫保管,清末戰亂中被當作廢紙賣給收廢品的,幸好被劉伯濤發現,用幾擔小米換了回來,才沒失傳。
9、杜甫是“牛肉愛好者”:據《云仙雜記》記載,杜甫在湖南時因洪水被困,當地縣令送他牛肉和白酒,他一頓狂吃后腹瀉而死(一說撐死),死因堪稱“吃貨的悲劇”。
10、李清照是“賭徒”兼“酒鬼”:她在《打馬圖經》中自稱“予性喜博,凡所謂博者皆耽之,晝夜每忘寢食”,還在詞中寫“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喝酒賭博兩不誤。
11、白居易寫詩給老太太看:為讓詩通俗易懂,他每寫完一首就念給不識字的老婦聽,聽不懂就改,直到老人能理解,所以《賣炭翁》《琵琶行》等詩連小孩都能背。
12、蘇軾發明“東坡肉”其實是窮得沒辦法:被貶黃州時,蘇軾因俸祿少買不起好肉,發現當地人嫌豬肥肉多不吃,便買來用醬油慢燉,意外發明了美味的東坡肉,還寫《豬肉賦》自嘲“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13、沈括是“古代百科全書”:除了寫《夢溪筆談》,他還發現磁偏角(比歐洲早400年)、設計“隙積術”(高階等差級數)、繪制全國地圖《守令圖》,甚至研究過石油(他首次命名“石油”)。
14、宋徽宗趙佶是“被皇位耽誤的藝術家”:他開創“瘦金體”書法,畫作《瑞鶴圖》《聽琴圖》堪稱珍品,還建立翰林書畫院,親自指導米芾等畫家,卻把宋朝搞到亡國。
15、徐渭是“全能瘋子”:明代才子徐渭不僅是畫家(青藤畫派鼻祖)、戲曲家(《四聲猿》),還是軍事家,曾為胡宗憲幕僚策劃抗倭戰術,晚年瘋癲時用斧頭劈自己腦袋,居然沒死。
16、元稹是“渣男文人”代表:他寫《鶯鶯傳》原型是自己拋棄表妹崔鶯鶯,后又娶高官之女韋叢,韋叢死后寫“曾經滄海難為水”賣深情,轉頭又和薛濤、劉采春等才女曖昧不清。
17、王安石與蘇軾的“政敵變筆友”:王安石推行新法時,蘇軾因反對被貶,后來王安石罷相,兩人在金陵相遇,一起游山玩水寫詩,王安石還說“不知更幾百年,方有如此人物”,堪稱“文人恩怨最高境界”。
18、《靜夜思》原版不是“床前明月光”:宋刻本《李太白文集》中,原句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到了明代《唐詩三百首》才改成“明月光”,現在流傳的版本其實是“改編版”。
19、蔡文姬被匈奴擄走時生了兩個孩子:建安才女蔡文姬在戰亂中被匈奴左賢王擄走,生活12年并生下二子,后來曹操花重金贖回,她寫下《悲憤詩》“處所多霜雪,胡風春夏起”,道盡異族生活艱辛。
20、古代文人也“作弊”:溫庭筠是“代考專業戶”:晚唐詩人溫庭筠才思敏捷,曾在科舉中幫8個人寫完答卷,主考官專門把他安排在面前監考,結果他居然通過口型給考生傳答案,堪稱“作弊界的神”。
21、唐伯虎的“江南第一才子”是自封的:他在扇子上題字“江南第一才子”,其實當時蘇州還有祝枝山、文徵明等才子,他因性格狂傲給自己貼標簽,結果流傳至今。
22、紀曉嵐是“吃貨+段子手”:他每天要吃十斤肉,不吃米飯,還在《閱微草堂筆記》里寫各種奇聞,比如有個書生晚上讀書,突然發現自己的影子從墻上走下來,跟他聊天,堪稱“古代段子集”。
23、徐霞客是“窮游鼻祖”:他游歷34年,足跡遍布21省,沒錢住店就睡破廟,靠老鄉施舍口糧,連鞋子走爛了都沒錢買新的,卻寫下60萬字《徐霞客游記》,比旅游博主慘多了。
24、王羲之寫《蘭亭序》時喝大了:公元353年,他和朋友們在蘭亭喝酒作詩,醉醺醺地寫下《蘭亭序》,第二天醒酒想重寫,卻發現再也寫不出那么好的了,原稿上還有墨團和涂改痕跡,反成絕筆。
25、曹雪芹寫《紅樓夢》時靠借錢度日:晚年住在北京西郊,“舉家食粥酒常賒”,靠朋友接濟才寫完前80回,連兒子病死都沒錢買藥,堪稱“最慘文豪”。
26、王勃寫《滕王閣序》時才25歲:他路過南昌時,都督閻伯嶼讓女婿準備了一篇序想炫耀,卻被王勃當場搶了風頭,寫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寫完后瀟灑離去,留下都督和女婿在原地尷尬。
27、紀曉嵐與和珅是“忘年交”:電視劇里兩人斗智斗勇,其實歷史上紀曉嵐比和珅大26歲,和珅得寵時紀曉嵐已60多歲,兩人關系不錯,紀曉嵐還曾幫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起名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