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有沒有同款孩子:
一提到寫作業就愁眉苦臉,能拖就拖;早上起床那叫一個費勁,晚上卻精神得很;一有空閑就抱著手機玩游戲,零食更是不離手……要是有,先別著急上火,因為這可能就是孩子的天性。
有句話說得好:“如果你足夠尊重孩子的天性,那么你大概率會發現他們的天性是:怕苦怕累怕學習、又饞又懶又貪玩!”
其實仔細想想,大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工作一天累得不行,誰不想回家就癱在沙發上,吃著零食,追追劇、玩玩游戲放松一下?
這是人的本性,是進化過程中為了保存能量形成的。
孩子還小,自控能力差,這種天性表現得就更加明顯。
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就要放任不管,畢竟孩子未來要在競爭激烈的社會立足,必須學會克服這些天性。
家長的常見誤區
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這些天性時,容易走入誤區。
一種是過度嚴厲,覺得孩子不努力就是不上進,于是不停地嘮叨、批評,甚至打罵。
比如孩子作業沒做完就想玩,家長就會大發雷霆:“作業都沒做完玩什么玩,你怎么這么不懂事!”
這種方式可能短期內有點效果,但長期來看,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對學習更加抵觸。
另一種是過度溺愛,什么都依著孩子。
孩子說不想寫作業,那就不寫;孩子要吃零食,馬上就買;孩子想玩游戲,也不管時間。這樣養出來的孩子,往往缺乏自律性和責任感,長大后很難適應社會。
應對孩子天性的正確方法
1. 培養孩子的自我價值感
要讓孩子知道,他是獨一無二、非常有價值的。平時多鼓勵孩子,肯定他的努力和進步,哪怕是很小的成就。
比如孩子主動幫忙擦桌子,就夸他:“寶貝,你擦得真干凈,幫了媽媽大忙了,你真棒!” 當孩子覺得自己是被認可、被愛的,就會更有動力去克服天性中的弱點。
2. 幫助孩子學會延遲滿足
簡單來說,就是讓孩子明白,要先付出努力,才能享受成果。比如規定孩子必須先完成作業,才能看動畫片或者玩游戲。
一開始孩子可能會不適應,但堅持一段時間后,他就會養成習慣。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自律能力和責任感也會慢慢培養起來。
3. 合理設定規則
給孩子設定明確的規則,讓他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規則要簡單明了,并且家長要以身作則。
比如規定晚上9點半必須上床睡覺,家長自己也不能熬夜看電視。如果孩子違反規則,要有相應的小懲罰,比如減少玩游戲的時間;如果孩子遵守規則,就要給予獎勵,比如周末帶他去公園玩。
4. 激發孩子的興趣和內驅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孩子對某件事情感興趣時,他就會主動去學習和探索,不怕吃苦受累。
所以家長要多觀察孩子,發現他的興趣點。如果孩子喜歡畫畫,就給他報繪畫班,鼓勵他參加比賽;如果孩子喜歡科學實驗,就陪他一起做實驗,給他買相關的書籍和器材。
5. 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和愛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最需要的就是家長的陪伴和愛。每天抽出一些時間,和孩子聊聊天、做做游戲,了解他在學校的生活和想法。
當孩子感受到家長的關心和支持時,他會更有安全感,也更愿意聽從家長的教導。
孩子怕苦怕累怕學習、又饞又懶又貪玩是天性使然,作為家長,我們要理解和接納,同時也要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和教育孩子。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在成長過程中克服天性中的弱點,成為一個自律、有責任感、積極向上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