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知了!最近行道樹上的知了越叫越響,聲音大得不得了哦!”入夏以來,溫州的知了越叫越響,而在部分市民的餐桌上,這也是一道越嚼越香的獨特美食。在溫州的部分餐館里,知了的身價頗高,成為了一道備受關注的招牌菜。
“這個元素知了可是我們店的招牌菜,我們店名里就有‘蟬’這個字呢!”永嘉縣漁蝦漁蟬餐廳的張老板介紹道。在他的店里,知了是熱門菜品,每月至少能賣出上百份,其中有不少食客都是溫州本地人。
張老板表示,他曾在金華永康待過一段時間,在那里知曉了知了也能做成美味佳肴?!皠傞_始確實不敢吃,不過只要嘗過后就喜歡上了。”他帶回溫州的并非常見的白殼知了“知了猴”,而是成熟的黑殼知了。其烹飪精細:去頭、去尾、除翅,再經高溫的油炸或猛火快炒。最終呈現的,是一份標價逾百元、盛放著六七十只“精兵”的盤中風景。相較于渾身柔軟的“知了猴”,這種黑殼知了上桌的形態和口感更像龍蝦肉和嫩雞肉,更符合溫州人的口味偏好,因而受到了不少顧客的青睞。
漁蝦漁蟬黑殼知了
然而,這份盛夏的“美味”身價不菲。溫州一牧人家燒的老板直言不諱:“眼下知了肉價格偏高,一斤要到300多元。”據他預測,隨著供應量逐漸爬坡,約半個月后價格有望回落至240元左右。這價格的預判,也左右著部分餐館的上新節奏,一牧人家燒就計劃待價格更趨“友好”時,再將其正式列入菜單。
盡管知了在部分餐館已炙手可熱,但它的“出圈”之路仍面對現實的味蕾壁壘。一牧人家燒的老板說:“知了這東西,愛的人非常愛,不愛的難以接受,受眾很兩極分化。”在他的店里,知了暫時還只是菜單上的一個“搭頭”,遠未成為扛鼎的主角。事實上,溫州市場上的知了大多并非本地所產,店家們基本上都是從麗水、衢州等地進口。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很少聽說有溫州本地人專門捕捉知了供應市場的情況,而在麗水等地,知了早已是市場上的常見美食,甚至比小龍蝦還要受歡迎。不久前,有麗水市民專門驅車200多公里,大熱天來杭州捉知了,僅因為“杭州的知了非常笨,很容易抓”的新聞也引發了不少討論。
在溫州,也有不少好這一口的市民在網上發帖求助“溫州哪里可以捉知了”。那么,溫州市民可以自行捕捉知了嗎?
溫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工作人員表示,常見的知了并不在國家保護動物名單內,目前的法律并沒有禁止市民自行捕捉。如果你也感到好奇,想抓知了吃,抓知了時,要注意自身安全,不要隨意踩壞草地綠化;其次,敏感體質人群不要輕易嘗試吃知了,有過敏風險。
來源 溫州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