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汽車產業的車輪滾滾向前,不同時代的造車者面臨著截然不同卻同樣艱巨的挑戰。老一代汽車人在機械的硬核世界里艱難跋涉,新一代造車者則在智能浪潮與細節迷宮中奮力突圍。王傳福、尹同躍、雷軍三位大佬的話語,為我們清晰勾勒出不同時代造車的三大難。
老一代造車的三大難,如王傳福在大會上所言:“老一代汽車人造車,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是難以跨越的鴻溝,壓了我們幾十年。” 這三道鴻溝并非簡單的技術難題,而是被歐美車企用百年時間筑起的專利壁壘。當時全球汽車產業的核心技術幾乎被歐美企業壟斷,僅發動機領域就有超過 10 萬項專利形成技術閉環,中國車企想要在傳統燃油車賽道實現突破,無異于在密不透風的圍墻上鑿洞。
發動機作為汽車的 “心臟”,其研發難度堪稱機械工程的珠穆朗瑪峰。想要讓燃油在 0.03 秒內完成霧化、燃燒到排氣的全過程,每提升 1% 的熱效率都需要上千次臺架試驗。而歐美企業早已通過專利布局,將主流燃燒技術、配氣機構牢牢掌握在手中。中國車企曾長期陷入 “逆向研發 - 侵權訴訟 - 被迫付費” 的循環,直到 2010 年仍有 70% 的發動機依賴進口技術授權。
變速箱的困境更顯殘酷。從手動擋到 AT 變速箱的技術躍遷中,博世的液壓控制模塊、采埃孚的行星齒輪組專利,像一張無形的網籠罩著全球車企。中國某車企曾投入 20 億元研發 6AT 變速箱,卻因侵犯 38 項核心專利被迫終止項目。那些看似精密的齒輪咬合,背后是歐美企業用半個世紀構建的技術護城河。
底盤調校則是經驗與數據的雙重壟斷。大眾的 MQB 平臺、豐田的 TNGA 架構,不僅是生產體系的優勢,更包含著千萬公里路試積累的底盤參數專利。中國車企在 2000 年代初期,甚至需要高價購買海外淘汰的底盤數據,卻仍無法破解車輛在極端路況下的操控密碼。
正是這三道難以逾越的鴻溝,讓中國汽車人痛定思痛,毅然轉向新能源賽道。當發動機被電機取代、變速箱簡化為單速減速器,那些橫亙百年的專利壁壘突然失去了意義。這并非逃避挑戰,而是在技術革命的窗口期,開辟出屬于中國車企的新戰場。
隨著時代發展,新一代造車者面臨的難題已然改變。奇瑞尹同躍指出:“智艙智駕、固態電池和人工智能是最難的,也是我們下一步方向。” 這些新領域雖無百年專利枷鎖,卻需要在全新的技術維度上從零構建體系。
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重構了人與車的交互方式。要讓語音助手在嘈雜環境中精準識別方言指令,背后需要百萬級語料庫的訓練;要讓自動駕駛系統看懂施工路段的臨時標線,需要突破傳統計算機視覺的認知邊界。這些挑戰不再是機械精度的比拼,而是數據與算法的較量。
固態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方向,其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提升,涉及材料科學和生產工藝的雙重突破。當傳統鋰電池的能量密度逼近理論極限時,固態電解質的研發成為新戰場。中科院團隊曾在三年間測試過 2000 種電解質材料,才找到兼顧導電性與穩定性的配方,這種微觀世界的攻堅,難度不亞于當年發動機熱效率的突破。
人工智能在自動駕駛中的應用,需要將海量的真實路況數據轉化為算法模型。要讓系統理解行人過馬路時的猶豫姿態、預判貨車司機的盲區風險,需要構建比人類駕駛經驗更龐大的場景數據庫。特斯拉的 Autopilot 系統積累的 160 億公里路測數據,正是新賽道上的 “專利壁壘”。
而雷軍造車三年,非常同意造車很難,他也提出了三個比較難的點
“這么重要的產品點,防曬很難做!” 在吐魯番的暴曬測試場,工程師們為了讓車漆既美觀又能抵御高溫紫外線,不斷研究材料配方。
“車漆比大家想象的要復雜,研發周期基本要 15 個月左右,其實很難很難。” 每一款車漆的誕生,都要經過上百種顏料配比的測試,從氟碳樹脂的分子結構調整到納米級顏料的分散工藝,細節里藏著不輸給機械時代的技術含量。
“最難的是做輪轂把我自己看吐了,我們每一個輪轂背后都做了 500 個,我把所有的輪轂都看過了。其實在今天,你要做一個特別好看的輪轂,別人沒做過的,很難”。
網友們也紛紛調侃:“原來雷總做最暢銷的車,遇到最難的只是防曬、車漆和輪轂。”
看似簡單的細節,實則是新一代造車者對極致品質的追求。從老一代的機械攻堅到新一代的智能與細節突破,中國汽車產業在技術路線的切換中完成了漂亮的轉身,那些曾經壓得人喘不過氣的專利大山,如今已成為新能源賽道上的回望風景。
鄔賀銓院士:除了華為,其他都在用外國芯片!網友:自主可控才是米國忌憚的原因
零跑朱江明:未來中大型SUV賣五六萬,活下來的車企最多為手機廠數兩倍!網友:先騎二輪,坐等實現!
提到殲-10,印尼軍方發言人笑得嘴都合不攏了
美大使污蔑中國偷竊技術!中國專家霸氣回懟:你們根本沒有我們擁有的技術
巴鐵前外長:我們鎖定了20架印度戰機,只選擇擊落其中6架,我們克制!
雷軍隔空回應余承東,小米和華為在汽車方面接下來的競爭中,你更看好誰?
英偉達首席科學家坦言:美國禁令逼走大量人才,大多去了華為,反倒讓中國獲得很大的發展空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