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訪者阿松是一名高一年級的男生,父母均為企業員工,工作較忙,平時要求孩子較為嚴格。
阿松陳述:初中畢業前,班里有同學爭吵,班主任堅持認為他參與了爭吵事件,還通知了家長,爸爸在盛怒之下對他一頓暴打,要他承認錯誤,但阿松堅決不承認,一直打了一個下午。
可是后來,沒有人對他解釋,沒有人向他道歉。
阿松為此很郁悶,覺得自己委屈,沒人理解,一天天混日子,每天注意力難以集中,有時候睡覺睡不踏實。
現在上高中了,他想應該好好開始現在的生活,可原來那件事老是在腦子里。
希望我能夠幫他忘掉過去,重新開始。
阿松衣著整齊,說話聲音清晰,意識清楚,情緒低落,言語流利。
他在談到爭吵事件時,皺眉,身體緊繃。
父親陳述:父母工作忙,從小要求孩子嚴格,阿松一直比較聽話懂事。
初中畢業前的那件事,打得挺厲害的,以前沒有打過孩子,就那一次。
后來知道冤枉了孩子,想著怎么和孩子說一下,可一直沒和他交流過。
那件事發生以后,孩子好像跟我們就有隔膜了,老看他沒精打采的。
阿松處于青春期,也是人生的反抗期。
他希望獲得家長和老師的肯定,情緒起伏較大。
初三經歷的事件中老師與家長的錯誤態度與行為,以及教育者錯誤后沒有向阿松道歉的事件直接導致阿松出現情緒低落。
經歷了這起創傷事件,阿松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打擊。
在咨詢開始時,我通過場景重建干預,讓阿松盡情傾訴,以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明確阿松的問題。
通過引導,幫助阿松把注意力從過分關注自己的情緒和誘發事件,轉移到關注自己的扭曲想法上來。
阿松的心理問題表面上,似乎是由于班主任以及家長的錯誤態度與行為導致低落情緒,實際上,真正原因是阿松潛意識中的創傷記憶。
我在潛意識狀態下找到了阿松的病理性記憶,阿松成績確實非常不錯,但是在他記憶中,從小到大的關于對他成績結果的評判,每次父母都會說又是粗心,或者下一次可以考得更好。
所以他會感覺到,雖然成績大家看起來都是非常不錯的,但是幾乎從來沒有得到過父母的肯定,所以他感覺到非常的疲憊。
為了獲得父母認同,從小到大他也是非常的努力,可是到了高中,面對更加殘酷的競爭,面對更加強勁的對手,他就陷入一些恐懼里,整個人變得非常焦慮。
我通過記憶重組干預,引導阿松意識到,世界上沒有完全公平、平等的事情,即使他再公平地對待別人,也不能要求別人同樣對待我。
記憶重組干預兩個多月后,阿松心態明顯輕松,自述情緒已經恢復正常,并且主動與爸爸深入地談過話,訴說了這一階段自己的感受,爸爸為兒子的成長感到高興。
阿松告訴我,“其實不道歉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我自己把事情做好做對才是重要的,以后遇到問題不會像這次這樣鉆牛角尖了。”
阿松父親反饋,他不再經常悶悶不樂了,情緒比較穩定,情緒飽滿。
我知道阿松充滿了信心,相信自己能夠應對今后的學習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