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博雅生命公眾號],最新消息不錯過~
↑點亮星標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撰文: 福建醫科大學 YANG
本文審核專家:江蘇大學附屬醫院 李晶教授
引言
今日分享一則干細胞治療腦損傷的臨床案例。一名33歲男子因車禍導致了嚴重的創傷性腦損傷,在手術及后續康復治療后,雖然恢復了一定的功能活動能力,然而,協調困難和記憶力差成為其一大痛點。
在接受人間充質干細胞外泌體靜脈注射后,在8周內,獨立性測量 (FIM) 和功能評估測量 (FAM)指標分提高了 48-55%,并持續了整個9個月的隨訪周期。
FIM 和 FAM 評估的所有最初較低的特定結局項目均顯示出 41% 至 233% 的持續改善,其中運動、活動和認知功能改善最大。
創傷性腦損傷是最常見的頭部損傷形式,據估計,全球每年有超過1000萬人因創傷性腦損傷而死亡或住院。僅在美國,TBI的直接和間接費用估計每年就超過760億美元[1]。然而,目前對于創傷性腦損傷的常規治療手段療效有限,迫切需要尋找其他治療手段。
近期,一篇發表于國際期刊《Brain Injury》的案例報告[2]展示了一位處于嚴重創傷性腦損傷恢復平臺期的男性患者,在接受間充質干細胞細胞外囊泡(hBM-MSC-EVs)靜脈注射治療后,未發生不良事件,運動、活動和認知功能得到明顯改善。
嚴重腦損傷臨床面臨困境,干細胞外泌體嶄露頭角
創傷性腦損傷的結局取決于損傷的嚴重程度、提供的治療及后續的康復手段等,在初始急性創傷性組織損傷之后,出現以缺氧為特征的慢性反應,炎癥、自由基生成、細胞凋亡和彌漫性軸突損傷導致持續的腦損害。
因此,損傷在原始損傷后繼續發展,從這種廣泛的損傷中恢復需要多種方法來阻止進行性組織損傷過程并修復或替換丟失的組織[2]。(下圖為創傷性腦損傷發生發展過程)
圖片來自文獻[3]
近年來,干細胞作為治療脊髓損傷、多發性硬化癥、缺血性中風以及腦外傷等多種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和損傷的一種新的手段,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研究發現,干細胞的修復和神經保護作用是由其外泌體中所含的miRNA和蛋白質的作用及其對細胞的活性介導的,包括抑制神經炎癥、促進神經發生和血管生成等。同時,干細胞外泌體還具有免疫調節、抗炎、抗氧化和抗凋亡等作用[2]。
此外,干細胞外泌體與干細胞本身相比,具有相似的臨床結果,卻避免了活體細胞本身的潛在風險挑戰[2]。
圖片來自文獻[4]
臨床實例:使用干細胞外泌體后,患者各項功能顯著改善
在該案例報道中,一名33歲男子因車禍導致了嚴重的創傷性腦損傷,在手術及后續康復治療后,雖然恢復了一定的功能活動能力,然而,協調困難和記憶力差成為其一大痛點。
最終,經過各項評估和倫理審查后,他接受了人間充質干細胞外泌體靜脈注射治療,其在在 2022 年 5 月、6 月、7 月、9 月和 11 月以及 2023 年 1 月的第一周接受3次治療。
每周都進行功能獨立性測量 (FIM) 和功能評估測量 (FAM) 以量化效果以及安全性監測,持續 9 個月[2]。
結果令人驚喜,沒有發生不良事件。在8周內,FIM 和 FAM 評分提高了 48-55%,并持續了整個隨訪周期。
FIM 和 FAM 評估的所有最初較低的特定結局項目均顯示出 41% 至 233% 的持續改善,其中運動、活動和認知功能改善最大[2]。
圖片來自文獻[2]
此外,另一項動物研究[5]結果也證實,接受人類脂肪干細胞外泌體(hASCexo)鼻腔給藥治療的創傷性腦損傷小鼠模型在后續的行為測試中表現出顯著的改善。
特別是在偏側擺動測試(EBST)中,治療組的小鼠在治療后24小時內就表現出了運動功能的恢復。
此外,通過組織學分析和免疫組化染色,可以發現hASCexo能夠精準定位富集于損傷部位,并減少皮質損傷體積和微膠質細胞的激活[5]。
圖片來自文獻[5]
小結
干細胞外泌體開辟了改善多種疾病和病癥的新視野,在過去幾十年中逐漸受到重視。創傷性腦損傷是一種危重疾病,傳統治療效果欠缺,尤其后期康復治療效果欠佳。干細胞外泌體的引入為其點燃了新希望。目前關于干細胞外泌體的臨床應用還處于起步階段,未來仍需開展更大規模的研究來推動其進一步的臨床應用轉化。相信未來,干細胞外泌體有望為創傷性腦損傷帶來更加有效的選擇!
參考文獻:
[1] Shahror RA, Wu CC, Chiang YH, Chen KY. Genetically Modifi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tem Cell-Based Therapy for TBI. Int J Mol Sci. 2020 Jun 5;21(11):4051.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516998/
[2] Nabity TS, Ransom JT. Treatment of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with 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a case report. Brain Inj. 2025;39(4):330-335. doi:10.1080/02699052.2024.2432967
[3] Xiong Y, Mahmood A, Chopp M.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neuroinflammation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nd cell-based therapeutic opportunities. Chin J Traumatol. 2018;21(3):137-151. doi:10.1016/j.cjtee.2018.02.003
[4] Hade MD, Suire CN, Suo Z. Mesenchymal Stem Cell-Derived Exosomes: Applications in Regenerative Medicine. Cells. 2021;10(8):1959. Published 2021 Aug 1. doi:10.3390/cells10081959
[5] Moss LD, Sode D, Patel R, Lui A, Hudson C, Patel NA, Bickford PC. Intranasal delivery of exosomes from human 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 at forty-eight hours post injury reduces motor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s following traumatic brain injury. Neurochem Int. 2021 Nov;150:105173. doi: 10.1016/j.neuint.2021.105173
1、
2、
3、
4、
5、
聲明
1.本文系原創,可留言申請授權,任何形式未經授權的轉載,本主體保留投訴及追責權利。
2.本文旨在分享科普知識,進行學術交流,或傳遞行業前沿進展,不作為官方立場,不構成任何價值判斷,不作為相關醫療指導或用藥建議,無任何廣告目的,非進行產品販賣,僅供讀者參考。
3.本賬號原創文章可能包含購買的版權圖片,轉載請謹慎。
4.本賬號轉載的圖文視頻等內容若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