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媽悟語
放假10多天了,和孩子朝夕相處的這段時光有苦也有樂。
開心的時候很感謝暑假,孩子每天能睡夠覺,精神飽滿,心情很好。
苦惱的時候又懷疑放假簡直是讓父母受罪,孩子自律不足,做事拖拉,學習上總是拈輕怕重。
這10多天的陪伴,讓我發現一個原則:在培養習慣、塑造品格的關鍵期,過度的“心疼”和遷就,往往是對孩子未來的“心軟”;適度的“狠心”與堅持,才是真正的愛與負責。
尤其對于那些天性散漫、節奏偏慢的孩子,更需要我們有清晰的原則和堅定的引導。
嚴格控制視頻內容,別怕孩子不高興
孩子有段時間總是看一些粗制濫造的短視頻,雖然學了些手工,喜歡上了捏彩泥,但是滿腦子想的都是視頻中夸張的人物形象、無意義的臺詞。
不管是學習間隙還是睡覺前,動不動和這些視頻掛鉤,發出各種奇怪的聲音,什么“通通通薩古拉”等等,心思無法放在學習上,導致不專注、浪費時間、效率低下。
假期決定改變這個局面,不能再放任孩子隨便看亂七八糟的視頻,而是引導他選擇有營養、有意義的視頻。
和孩子一起精心挑選了對下學期學習有幫助的《數字積木》,下大力氣跟著動畫學習。
轉變并沒有那么容易,沒幾天,孩子就試圖偷換那些奇奇怪怪的視頻,被我發現及時制止。
孩子很不開心,想哭。
看著孩子難過的表情,當時心里一軟,差點妥協。但是理智告訴我:要是這時心疼孩子,就會前功盡棄,就是默許孩子無節制的行為。
心理學中的破窗效應指出,一次小的規則破壞,不及時制止,可能導致更多違規行為。
所以,最終還是心一橫,堅決制止隨意看。
孩子無奈,繼續看數字積木。
這10多天堅持下來,令人欣慰!
孩子表示又重新喜歡上了《數字積木》,每天沉浸其中,乘法表脫口而出,英語詞匯也時常蹦出。
高質量的視頻內容能有效促進認知發展,在視頻內容把關這件事上,就是要狠心一點,是保護專注力、引導興趣走向深度的關鍵。
做事有章法,別任由孩子磨洋工
假期時間充裕,不用按時按點去上課,但不是縱容孩子磨洋工的借口。
孩子吃飯,一吃一個小時,邊玩邊吃,不僅對消化不好,也影響了后續任務的合理安排。
前面花的時間多,完成后面的任務時間就很緊張,有些需要花更多時間做好的事,就導致倉促應付,質量堪憂。
孩子超出自由玩樂時間,還不想按下停止鍵。
如果覺得反正時間多的是,多玩一會兒又何妨?就破壞了我們制定的規則,孩子就不會把規則當回事。
社會學習理論認為:孩子會通過觀察父母對規則的態度來遵守或挑戰規則。
如果孩子認為規則可以隨意打破,父母就完全沒有公信力可言,未來又如何要求他遵守更重要的社會規范呢?
假期是休整,更是蓄能。
時間寶貴,不能在無謂的拖延中虛度,還有更多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等著去做。
使用定時器建立并堅守規則,是培養孩子時間觀念、責任感和效率意識的基礎。
讓孩子走出家門運動,別擔心外面太熱
假期開始的時候,群里組織一起踢球40天,無人響應,又改成24天,響應者依然寥寥無幾,到最后人數不足,集訓沒有組織成功。
家長們普遍擔心,氣溫太高,站在外面都困難,更別說運動了!
但我們作為后進分子,還是選擇了加入其他班級訓練。
我們認為:既然球隊每年都組織集訓,一定是實踐經驗證明可行,孩子能正常訓練、又不受傷害。
事實證明,選擇正確。
從氣溫上來說,沒有想象得那么酷熱難耐。時間段是下午4點半到6點,地點是大山附近的球場,氣溫完全可以接受。
開始訓練的那幾天,最高氣溫37度,后來氣溫逐步舒適,到了35度以下。還時有微風拂面,孩子們都很好地適應了起初不被看好的環境。
當大人們在陰涼地里等待,孩子們卻在太陽底下奮力奔跑拼搶,臉上的汗流下來迷了眼睛,就用手或衣服一抹,繼續踢,不浪費一分一秒。
這10多天里,肉眼可見孩子的體能和球技在不斷進步,慶幸自己當初的選擇。
積極心理學認為,適度的戶外挑戰,不僅強健體魄,更能提升環境適應力、抗挫折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帶來深層次的成就感和愉悅感。
如果心疼孩子而退縮,孩子就失去了這一寶貴的鍛煉和成長機會。走出“舒適圈”的“狠心”,是賦予孩子強健體魄與堅韌意志的禮物。
安排合理的學習任務,別心疼孩子會累壞
看到很多朋友感慨:孩子小小年紀,在假期里也不得閑,還地背著大書包去外面學習。
在旁人眼里的“太辛苦”,其實只是一個分鏡頭而已,孩子的玩樂是完全看不到的。
現在的父母都很開明,哪有一味讓孩子學習的。勞逸結合,是假期的必然選擇。
假期是調整期,更是關鍵成長期!
對于基礎薄弱的孩子,正好利用假期好好查漏補缺,把基礎知識打牢。對于目標更高的孩子,假期就是實現彎道超車的機會,提前多練,才能超越同齡人。
拿我家孩子來說吧,學習進度很慢,一個知識點需要練兩個月才整明白。一年級下學期學的數量間的加減關系,這10幾天都在做,還是沒有徹底搞懂,還要繼續夯實。
如果不讓孩子搞懂這些知識,上二年級就會非常吃力,那該怎么找時間彌補呢?孩子學不好,就失去自信,又沒有很多時間容許他落后,他的學習動力又到哪里去找?
假期學習任務,只要設定在孩子的“最近發展區”內,稍有挑戰但通過努力可達成,就可以讓孩子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孩子也不會感到疲憊和煩擾。
別覺得孩子累,就心疼孩子,給他太多自由,不讓他學習。孩子的未來,承擔不起。
當然,一些天賦異稟的孩子是例外,如果孩子有能力迅速學好,那大可安排別的事情,這也無可厚非。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因材施教。
寶貴的兩個月假期,蘊藏著無限可能。如果因為一時心疼,放任孩子沉溺于輕松低效的易事,回避專注、思考、付出努力的難事,那么,新學期開始后,可能面臨的是退步和更大的追趕壓力,得不償失。
真正的為孩子好,不是無原則的心疼和遷就,而是有智慧的狠心!
- “狠心”甄別內容,守護專注力與認知健康;
- “狠心”執行規則,培養時間觀念與責任感;
- “狠心”走出舒適,鍛造強健體魄與堅韌品格;
- “狠心”規劃學習,夯實基礎或實現超越。
這份“狠心”,是源于對成長規律的理解,是對孩子長遠發展的負責,成就孩子走向更自律、更強大的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