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給支教活動筑牢教學根基,通過模擬課堂發現課程不足、打磨教學技巧,7月8日,中國礦業大學夢啟支教團開展了“非遺香囊”課程試講活動。本次試講由支教團成員方東旭主講,支教團部分成員參與。
試講時,方老師以生動有趣的方式開展內容,先從“什么是非遺”切入,用“會動的歷史書”“這樣形象的比喻引發興趣,順勢提出“非遺小衛士”的號召。隨后聚焦非遺香囊,串聯起端午等節日中的習俗場景,解析手工刺繡、天然藥材配置等核心工藝的獨特價值。同時,方老師講解穿插香囊的千年發展脈絡的過程中,既介紹了香囊的構造細節,也解讀了造型與圖案的文化密碼。最后,以“如何用畫筆表現香囊上的刺繡之美”的問題銜接,再到親身嘗試制作香囊,帶領同學們理解香囊作為民俗文化載體的深層含義。整個過程既脈絡清晰又不失趣味,讓傳統文化知識在輕松的氛圍中自然傳遞。在試講后的研討環節,支教團劉團長指出:“課程整體設計清晰,但要注意演示文稿的美觀性。”隊員們紛紛建言獻策,主講老師認真記錄每條建議,表示將進一步完善課件與教學內容。
作為夢啟支教團“以學促教、以練促改”教學路徑的一次實踐,試講為課程優化打樣。未來,支教團將以“追求更好”為錨點,把滿載熱忱與專業的課程,穩穩扎根山區教育土壤。
作者:方東旭
攝影:白佳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