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23日凌晨,首長,暗堡那邊的火力簡直要把整座山掀翻了!”警衛員推開帆布門,話音里帶著明顯的焦急。指揮帳篷里,作戰參謀攤開的地圖上,同登火車站旁的那座無名高地被紅色油筆重重圈出,這已經是當天第三次被標注為“重點難點”。
那間看似普通的山體工事,工事里卻像是隱藏了一條鋼鐵巨蟒:二十多條交叉射界、數十個火力點,炮口一朝開嘯,前進通道立刻變成彈雨走廊。步兵沖鋒退了又上,上了又退,連火箭筒都難以撬開一個缺口。這讓向來強悍的我軍官兵第一次體會到“敲不開的門”的滋味。
要弄明白眼前這道坎,還得把時間撥回更遠。1960年代中蘇交惡后,越南轉而全面倒向莫斯科。蘇軍顧問帶來最新工事設計,越南在北部邊境加固防御,與法屬時期遺留的洞穴、地堡結合,形成多層次立體防御網。其中就有這座越南人稱作“法國樓”的暗堡。簡言之,它不是普通的單點建筑,而是一整條貫穿山腹的地下甬道,能容納上千人機動,可封閉、可連通,所有重要通道都加裝厚鋼板,嚴絲合縫。
二月初反擊戰打響后,我軍一路勢如破竹,20多個城市接連失守在越軍手里。但到了同登,高地、火車站、暗堡三點連成的鉗形火力讓部隊損失明顯加重,后送的傷員一車接一車。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廣西憑祥一條簡陋鄉村公路旁,一個端著搪瓷茶缸的中年人皺緊了眉頭——他叫何國安。
何國安51年生人,早些年是民兵槍法教練,后來進了憑祥火電廠做炊事。火電廠因戰事停產,他便回家照顧老母。家門口公路,是前線運輸生命線,他每天燒一壺開水,給車隊遞水、遞饅頭;可連續幾天,他看到擔架比槍支多,心里直打鼓。一次,他攔下一名忙著往返的駕駛員,問對方:“怎么打成這樣?”駕駛員脫口而出:“同登那座山里藏著大洞,我們炸不穿也摸不進。”
洞?大洞?何國安的腦海中瞬間浮現出15年前的畫面:當年法方工程師雇當地民工往山里打通隧道,他正是在場的搬運工。因為會寫草圖,他曾被領班叫去測量過內部走向,對里面每條甬道印象深刻。“要是能讓指揮部知道洞口在哪兒,也許能少流不少血。”這個念頭像火星落在枯草上,越燒越旺。
第二天,他扛著小挎包,直接趕到臨時后送站,主動找軍代表說明情況。軍代表半信半疑,把他帶到旅指揮所。作戰參謀聽完匯報后,半分鐘內給團長下了結論:帶此人上山驗證。團長點點頭,卻加了一句:“保護好同志,不能讓他冒失命。”
于是,一個由偵察排、工兵分隊和何國安組成的七人小組,在夜色掩護下,摸向高地西北側。山腳下坍塌的石塊、斷枝、炮彈坑縱橫交錯,越軍偶有信號彈升空,刺眼白光照得人睜不開眼。隊伍貼著山壁挪動,何國安蹲在地上,用手指撫摸一塊裸露的紅磚,嘴里小聲嘀咕:“這磚縫寬度不對,當年法軍就愛用這規格。”再往前二十來米,他用槍托敲擊一塊石板,“空音”,石板被撬開后露出一條僅容一人俯身的斜井。
偵察兵反復確認無引信后,報告指揮所。旅首長掛掉話機只說了倆字:“打火。”第二天凌晨,工兵背著三具噴火器、一桶桶燃油悄然進入。狹窄甬道里,燃油卷起的火舌一連串沖擊,滾滾濃煙壓得人喘不過氣。隨后放置的炸藥沿主甬道交錯引爆,山體像被巨鼓敲擊,連外側峭壁都震得掉渣。一名幸存俘虜事后回憶:“洞里就像被巨神擰開了爐門,誰還敢動?”
暗堡失守,越軍高地與火車站火力鏈瞬間斷裂。我軍乘勢強攻,同登之戰僅用數小時就拿下,在戰役全局上相當于拔掉敵人主動脈。戰報傳真至北京軍委,最高首長在電文批示:“地方群眾立功,值得表彰。”軍功名單上,第一個名字便是何國安,一等功。
消息傳回憑祥,他的老母把獎章拿在手里看了又看,只念叨一句:“這孩子總算做了他想做的事。”而對于何國安而言,最大的安慰是后來那條公路上少了嗚咽的救護車,多的都是載著糧秣彈藥的大卡車,車廂里的年輕人精神抖擻,臉上看不見陰霾。
不得不說,一座暗堡能困住一支勁旅,也能成就一個普通勞動者的“突圍”。戰場上永遠不是只有鋼鐵與火藥,還需要一顆顆愿意挺身而出的心。有人問何國安:“你只是個炊事員,為何敢往槍林彈雨里鉆?”他擺擺手:“那不是炊事員,是中國人。”
越軍后來對失守作出總結,承認暗堡被焚是“情報與保衛的雙重失敗”。其實更準確地說,這是民心所向的勝利。前哨、工事、地形,都可能因一條關鍵信息被瞬間顛覆;而那條信息往往來源于看似最不起眼的人。戰爭的意義,從來不只在前沿,也在那些愿意把熱水遞向前沿的雙手里。
如今的同登已恢復寧靜,高地雜草漫過當年的彈坑,有游客路過甚至認不出這里曾有一座“鋼鐵堡壘”。山腳下,一塊不起眼的石碑上刻著八個字:人民即軍隊,軍隊即人民。碑后那條曾經焦黑的甬道口,如今被灌木完全遮蓋,只有細心的人能看到殘存的鐵梁——時間會覆蓋廢墟,卻抹不去那一串深深的腳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