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樓頂上有個籃球大的馬蜂窩,太危險了!”近日,清晨7點,村民周大爺在竹坪村網格微信群里發消息。不到3分鐘,該村網格員于江海就在群內回復“請關閉好門窗,20分鐘內到場處置”,同時點擊“141”基層治理平臺上報情況,申請鎮應急救援隊伍支援。
雙龍鎮綜合應急隊員上門取馬蜂窩。雙龍鎮供圖
15分鐘后,于江海趕到現場拉起警戒線;20分鐘后,應急救援人員攜帶裝備抵達,穿戴防護服、布置現場、清除蜂巢……整套流程僅用40分鐘便全部完成。“以前找村干部反映,電話里說馬上來,往往被其他事耽擱要等大半天。現在網格員在線上盯著,真是說到就到!”圍觀村民紛紛點贊。
這種“群眾‘點單’、網格‘接單’、實時‘評單’”的閉環機制,正是雙龍鎮“線上+線下”雙網格聯動的核心。今年來,全鎮通過線上網格受理飲水困難、健身步道無照明等民生訴求75件,平均響應時間縮短至38分鐘,辦結率100%,群眾滿意度達98%。
線上響應迅速,線下服務同樣精準。每周三的“網格走訪日”,網格員們總會帶著宣傳資料開展“敲門行動”。三堂村第三網格網格員徐咸發的工作手冊上,清晰標注著差異化宣傳重點:8戶獨居老人側重防火用電,12戶養殖戶聚焦農機安全,11戶有青少年的家庭則強化網絡詐騙宣傳。
雙龍鎮將安全宣傳融入網格日常,制定涵蓋反詐、防火、政策等8大類35項內容的《入戶宣傳清單》。今年已累計入戶宣傳250余次,發放資料3000余份,組織應急演練36場,轄區火災事故同比下降53%,電信詐騙發案率下降95%,安全防護網越織越密。
更暖心的是各網格匯聚的“N股暖流”:退休老支書駱大成帶著“老賬本”化解宅基地糾紛16起,村民說“老書記說話,咱服!”;鎮司法所費克琴每周三蹲點網格群,用方言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提供法律咨詢87次;電工于師傅義務為獨居老人檢修電路23次;村醫王大夫每月上門,為12戶失能老人建立健康檔案……
如今,全鎮630余名鄉賢、技術能手、法律工作者組成“網格智囊團”,通過“群眾點單、網格派單、能人接單”機制,把服務送到家門口。從馬蜂窩速清到醫保代繳,從安全宣傳到矛盾化解,雙龍鎮的“雙網格”正以“小網格”撬動“大治理”,讓基層治理既有速度更有溫度。(楊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