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明說 | 科技熱點關注】
從最近三大運營商2024年中期財報來看,天翼云收入552億元、移動云收入504億元、聯通云收入317億元,一字排開,彰顯出運營商在云計算領域雄厚的發展實力,也再次說明了,擁有好的渠道體系與資源,公有云及相關業務的開拓必然會成果顯赫的。
不過,對于任何一朵云來說,云計算事業的輝煌成就,離不開擁有全面戰略的眼光。
一是,眼光朝內看。三大運營商云再牛,還是只有一朵云可以頂上一個阿里云。
另外兩朵云移動云和聯通云雖然已經很牛了,還是打不過阿里云。
阿里云2025財年第一季度財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三個月)營收增長6%至265.49億元。2024財年第四季度阿里云收入263.63億元,同比增長3%,2023財年Q4收入為255.95億元。由此算出阿里云2024自然年上半年收入為529.12億元。
這里還沒有提到善于攪局,打破常規格局的菊廠云,在2023全年實現553億元收入,2024年的情況應該更好,這里未見官方公布,我猜想2024上半年菊廠云收入不會低于聯通云的水平。
二是,眼光朝外看。全球前三大云廠商AWS、微軟Azure和谷歌云任何一家的收入都超過了千億元。依據Canalys統計發布數據來看,按照全球云基礎設施服務支出統計,這里不包含PaaS、SaaS,2024年上半年,AWS在全球云基礎設施市場收入為505.4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3611.27億元。Azure在全球云基礎設施市場收入為355.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2542.83億元。谷歌在全球云基礎設施市場收入為150.6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076.65億元。
可見,面向全球云計算市場,無論是天翼云,移動云還是聯通云,與AWS、Azure、谷歌云之間的差距不是一個數量級。
當然,阿里云、菊廠云如果直接與亞馬遜AWS、Azure、谷歌云對標,在收入規模上還是存在挺大的差距。
看到差距不怕,怕是是看到差距的同時進入自嗨模式,這樣的話旁觀者再清,也難以喚醒他。
慶幸的是,三朵運營商云、阿里云、菊廠云都非常明智,也非常理性,即便市場競爭中互相打得甚至紅了眼,也要堅持自己的發展原則,這是值得贊的地方。
阿明書法:山外有山云外有云
歡迎文末評論補充!
【科技明說|全球云觀察|全球存儲觀察 |阿明觀察】專注科技公司分析,用數據說話,帶你看懂科技。本文和作者回復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