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分析了鼓樓的袖珍盤,就順便聊聊前2個月開盤的臺江袖珍盤-榕發宸央,相比于榕發其他新盤,項目非常低調,但是從去化來看也不算太差,值得參考。
樓盤規劃
榕發宸央:備案名(宸央雅筑),地處:臺江區八一七路東側、群眾路北側。
項目占地16.2畝,規劃3棟安置房,2棟商品房,安置房243套,商品房41套,商品房建面:115、137,小高層定位。
土拍情況
2023年5月18日,榕發以底價3.02億拿下宗地2023-07號祖廟后出讓地塊,成交樓面價13081元/㎡,地塊面積:16.26畝,容積率:2.13,限高:50米。
地塊商品住宅銷售指導均價為45000元/平方米;須配建安置型商品房17145平方米,銷售均價為19800元/平方米,由福州市土地發展中心回購;商品住宅可結合地塊集中布局。
分析:2023年第一場土拍,當時土拍已經遇冷,本土國企代表榕發,兜底了臺江的安商地塊。
從樓面價來看1.3W,安置房回購價1.98W,差價近7K,利潤空間尚可。
地塊安置房配建1.71萬方,相當于比例高達74%,算得上高比例安商房。
不過對于這種看上去穩賺不賠的市中心地塊,放在以往還是有不少房企爭搶。
奈何遇冷后,加上安商房回購的資金問題,這種包工頭的工作也留給本土國企了。
對于地塊,還特別說明可以商品住宅可以集中布局,意思也很清晰,可以盡量隔一個純商出來,不需要做混合。
畢竟這幾年安商房的沖擊實在太大,有隔離和沒隔離,在房價面前還是差異不小。
至于當時的指導價,地塊給了4.5W,基本也沒有太多參考作用。
對于榕發,2023年拿下這幅袖珍地塊,僅僅是小菜,那一年房企大殺四方,三遠、南湖舊改,這些巨型純商,房企獨攬,成為當年的拿地王。
現在回頭看,這幅袖珍地塊,對比之下,顯得還是非常不錯。
回到地塊本身,容積率限高,整體來說尚可,不過地塊非常不規則,加上狹長,開發的空間依然局限。
從最終規劃來看,項目南側商品房、北側安置房,做了隔離,算是成功的一點,給的的產品規劃也是剛改門檻,對地緣購買也算是契合。
戶型情況
115平:四房兩廳兩衛,獨梯產品,電梯廳有采光,四開間朝南,比較主流的布局,劣勢在于電梯貼著次臥,存在噪音,入戶需要穿過餐廳,空間局促影響動線,北側兒童房空間局促。
當然對于這種面積段做獨梯產品,備案公攤25.7%,要不是小高層,預計公攤會達到30%以上。
只不過這個面積段,市場大部分是連廊端頭,特別地塊又處于鼓臺,對于地緣的吸引力還是足夠。
137平:四房兩廳三衛,單梯雙開門設計,位于8層的洋房產品,依然是同樣的四開間朝南布局,115平的升級版,不過依舊存在入戶經過餐廳的動線問題,客餐廳的進深還是偏大,對比目前大面寬還是差點意思。
老人房存在暗衛,臥室過道空間浪費過多,偏偏由于電視墻存在,也只能這么設計,兒童房尺寸還是偏小。
分析:項目的戶型設計和華林府類似,沒有過多的設計,就是套目前主流的模板,不過項目的門檻更低,部分得房率看上去更高,加上地塊還是新規前的產物。
這種產品也就是袖珍產品的典型,走地緣置換需求,不做溢價迅速走量即可。
項目一個115的獨梯,在鼓臺基本沒有競品,137平的洋房,同樣有自身特色,只能說雖然戶型布局一般,但是面積段的產品差異還是足夠。
區位情況
項目位于臺江茶亭片區,距離1號線230米,交通優勢不錯,周邊茶亭公園、香格里拉、附一、五一廣場,配套資源尚可。
項目由于袖珍地塊,加上還要做分割,實際的公區面積也非常局限,周邊大部分還是老舊社區,界面感受也一般。
此外,項目雖然周邊看上去采光沒有遮擋,不過南面不遠處是270多米的世茂洲際酒店,預計冬天的時候,會存在采光影響,需要注意。
至于安商問題,從規劃圖是分開的大門和地庫進出口,但是南北小區都處于紅線內,所以并非完全不相關的項目,未來是否還有隔離的隱患依舊需要考慮,畢竟安商的鬧劇實在太多了。
最后就是劃片問題,由于早期地塊沒有,不過周邊項目劃片國貨小,對口福八中,也算是臺江頭部。
這個劃片預期,也算是項目的額外加分項。
綜上,對于項目而言,地鐵、劃片、周邊配套,都算不錯,缺點在于公區局限,采光存疑、還有安商是否能做到完全隔離。
價格情況
項目已經上市,2棟商品房全部備案,41套備案均價4W,其中115的5號樓,備案均價3.94W,137的6號樓,備案均價4.13W。
從克而瑞的成交價來看,項目成交均價3.5W,總價在400-500W之間。
周邊項目價格:
1、建發瑞云:精裝大平層,149-236平,4.3W
2、綠城芝蘭月華:精裝大平層,148-220平,4.2W
分析:對于項目而言,周邊的新盤也非常直接,兩大改善盤,都主打精裝,面積門檻都比較高,套均面積在170平左右,相當于總價要高達700W左右。
這時候去對比單價,這兩個純商盤,很明顯不管是公區打造,外立面造價,以及精裝投入,很明顯都遠強于榕發宸央。
所以如果扣除這些額外的成本造價,7K左右的差異,其實談不上有多夸張。
真正的核心點,還是在于差異化,這兩個項目實在的總價過高,讓周邊地緣上車的難度太大。
這種場景很熟悉,當年四大金剛出現,建總江南尚璟做了剛改產品,最終賣得最好。
來到二環內的臺江,大家都在卷產品,卷改善,最終反而門檻低,產品力一般的剛改盤,成了稀缺的存在。
從目前網簽來看,41套房源,網簽27套。
115平:總套數27套,網簽22套,去化率81%
137平:總套數14套,網簽5套,去化率36%
數據很能說明真實情況,115平作為低門檻,即便占比高,但是開盤就熱銷,反而137的去化偏低了一些。
也很好理解,137的總價在500W左右,裝修算上去差不多要到550W,對比芝蘭和瑞云,多加個50W,已經能夠摸到148的門檻。
所以對比下,吸引力反而沒有那么出眾。
綜上,通過數據對比,其實也可以發現,不管什么項目,切中市場需求才是核心,至于項目的選擇,目前數據已經說明情況,就不用建議了。
盤點總結
項目位于臺江茶亭,優勢在于門檻低,周邊交通、配套不錯,還存在劃片預期,劣勢在于城市界面一般,安商未來的隱患,公區局限。
對于購房者而言,項目也沒什么好關注了,好賣的也清掉了,榕發在附近還有一個地塊,宗地2024-50號金屏垱出讓地塊一。
在有了這個前車之鑒后,如何打造產品段,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除了榕發外,在鳳凰拿地的建總、福厝,同樣是關注點,卷死的改善市場,低門檻的剛改可能也是一個選擇,只不過相對應的溢價空間也會降低。
至于最終如何抉擇,只能等最終上市再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